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一念乾坤 > 第二百六十九章 税收改革

一念乾坤 第二百六十九章 税收改革

作者:呵笔寻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2:41:47 来源:258中文

自从夏雪嫁给李世民,天使国并入大唐之后,夏雪发现由于北方长年战乱,大唐国库非常空虚,甚至黄河决堤需要赈灾的钱款都无力筹集,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后来赈济灾民的钱粮都是靠夏雪的天使国倾力支助才筹备齐的。

面对这种困境,夏雪和李世民都明白单靠天使国的输血是不行的,也是不能长久的,必须对大唐经济进行改革,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所以,夏雪和李世民经过研究商讨后,决定首先对大唐不合理的税收制度进行大胆的改革。

大唐建国后,由于王宫贵族、富贾商户等通过自身的特权、通过原始积累对农民已开垦土地进行巧取豪夺,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导致大量农民丧失土地,大量耕地被抛荒。在这种情况下,大唐依然采取过去的人头税,让本来就缺少土地甚至丧失土地的农民还要按人头交税,大大增加了老百姓的税负,让大唐老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而那些拥有大片土地、“朱门酒肉臭”的贵族富商因为人数相对较少却上缴很少税收,导致大唐财政收入年年入不敷出、国库空虚,老百姓生活非常困苦。

面对这种新情况,过去的“人头税”弊端已经非常严重,已经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大唐帝国的财政,不改不行了。

所以,夏雪给李世民建议把“人头税”改为财产税“摊丁入亩”,对于拥有大批土地的贵族富商阶层征收重税,打击囤地,减轻无田产的农民的税收,这样才能增加大唐财政收入,避免经济危机,减轻百姓负担,鼓励新开垦农田,恢复农业生产,促进大唐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

李世民觉得爱妻的点子很好,于是立即颁布法令按照长孙皇后的建议进行全面税收改革。

新税收改革方案执行后,大唐当年财政收入的确大幅度增加,国库首次出现了盈余,李世民喜不自禁,连夸爱妻的点子好。

不过一个人的蜜糖,也许就是另一个人的砒.霜。由于夏雪的改革触动了大唐贵族权势的既得利益,割了贵族大地主们的肉,新政推行极为艰难,困难重重。大批贵族官员对长孙皇后提出的税收改革进行了大肆攻击和污蔑,把长孙皇后说成是祸国殃民的苏妲己,魅惑皇帝的“狐狸精”,希望李世民尽快废黜长孙皇后,终止贻害四方的新税收改革方案。

各种对长孙皇后弹劾诽谤的奏章如雪片一般从全国各地飞向长安皇宫。古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众人所共同指责的,即使对方坚如金石,也可以被众口的责难所熔化;毁谤可以令人难以生存,无立足之地,甚至最后失去生命。漫天的毁谤和舆论就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这次贵族大臣们觉得长孙皇后应该死定了。

不过,让贵族大臣们大感意外的是,一贯善于纳谏的李世民却坚持己见,一意孤行。只要是针对长孙皇后和税收改革的奏章一概不看,只要针对长孙皇后和税收改革的谏言一概不听,宁可被许多老臣骂为“昏君”,也绝不妥协。

这让贵族大臣们想起来了多年前侯君集、李君羡等保守派对长孙皇后的弹劾诋毁,当时大唐皇帝李世民也是这么个态度,极力袒护长孙皇后。

一些兼并土地非常多、损失非常大的贵族官员感到了绝望,觉得通过文的看来是行不通了。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丧心病狂的他们决定铤而走险,一来买通杀手刺杀长孙皇后,二来秘密筹划准备造反,对抗朝廷的税收改革。

整个大唐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好在夏雪已经预感到了暗流涌动的危险,她除过在皇宫内和李世民亲热时候不穿高科技防护服外,其余时间基本都是全身武装,头盔、防护内衣、防护冲锋衣裤等基本从来不离身,所以,刺客们的几次暗杀虽然用毒箭射中了长孙皇后,但长孙皇后事后却毫发无损。二来,通过黑衣卫搜集的情报,对准备造反的大贵族、大地主进行秘密暗杀和镇压,把他们在军dui中的将官以调动为名,逐个剥夺了其军权,把隐患和危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不过还是有少数地方贵族和大地主们公开造反,反叛朝廷,打出了“清君侧,除恶后,废税改,还公正”的旗帜,还拉拢蛊惑了许多小地主、小贵族们参加造反,真可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利益,这些贵族和地主们真是豁出去了。

公然反叛造反、公然刺杀诋毁皇后,这还得了!这次李世民是真怒了,夏雪考虑到这次税收改革不是上次的观念之争,是切身的利益之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牵扯到切身的利益之争,都必然有更加尖锐的冲突,这是靠仁慈宽大解决不了的,必须要流血,必须要雷霆镇压。所以,这次夏雪没有阻止龙颜大怒的李世民,这次也没有请求李世民宽大处理。

夏雪知道,李世民这次就是要让这些大贵族、大地主们知道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威;就是要让这些大贵族、大地主们知道,国家为了长治久安这次就是要割他们的肉。谁胆敢造反、谁胆敢反叛就是死路一条。

这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斗争,是大局和局部的斗争,是主流和支流的斗争,是国家坚决要执行的政策,不会因为有人反对、有人造反、有人反叛,就会停止。

“如果要钱不要命,尽管来吧!”李世民这次决定毫不留情,铁血镇压,动用一切国家机器,将这些造反者、反叛者、刺杀者统统血腥镇压,不论是否王公贵族,不论是否关陇集团,不论是否显赫家族,不论是否富可敌国,只要涉案的,一概从重从快地斩首示众,一时整个大唐血雨腥风,人头滚滚。被斩首者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义安郡王李孝常,他是唐高祖李渊的夫人窦氏家族的女婿,和李世民是亲戚;还有右武卫将军刘德裕,及刘德裕的外甥统军元弘善,监门将军长孙安业等人,这些重量级的王公将军们被杀,震惊和震慑了整个大唐贵族阶层。

通过这次事件,夏雪也终于明白了为何历史上大多数的改革变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且变法者大多下场凄惨,要么被杀,要么郁郁寡欢度过残生或是被迫流亡,能够真正做到颐养天年,寿终正寝者寥寥!

夏雪印象最深的是:“商鞅变法”。商鞅先后推行了两次以“农战”和“法治”为中心的变法活动。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取消宗室的特权,按军功的大小重新规定官爵的等级和待遇,有力地打击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和旧的生产关系,使落后的秦国一跃而为压倒六国的一等强国,并为后来秦始皇统一hua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最后秦孝公死后,被诬陷以“谋反”的罪名,将他逮捕并用商鞅自己发明的“车裂”酷刑处死了他。

还有西汉前期杰出的思想家和zheng治活动家晁错,在对地方诸侯王危害西汉王朝的问题,晁错曾多次上书文帝,提出削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议。文帝去世,太子刘启即位。景帝二年,晁错再提削藩的建议,这就是有名的《削藩策》。《削藩策》一提出来,立即在朝廷内引起极大震动。晁错强行削藩,冒着极大的风险,景帝三年,吴王刘濞首先在都城广陵叛乱,并向各诸侯王国发出了宣言书,共同起兵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吴楚七国之乱”最终的替罪羔羊就以诛杀晁错为代价,忠心耿耿为汉家天下操劳的晁错,就这样被腰斩于东市了。

还有王安石变法,最终因为变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许多朝臣的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王安石也被迫辞去宰相之位,郁郁寡欢度过残生。

戊戌变法,最终结果是“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被慈禧太后斩于菜市口。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则发放新疆。所有新政,一律都被废止。

夏雪终于明白了,为何zheng治斗争总是那么残酷,因为zheng治斗争的核心其实就是利益的争夺和冲突。“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等等,回想这些古人之言,不由感慨:“古人诚不欺我也!”

夏雪寻思自己在南方天使国推行各种新政为何阻力比较小,经过仔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由于天使国和大唐的组建根基不一样。在南方天使国,一来自己在天使国拥有崇高的声望,二来自己的天使国是由那些农民、平民、基层穷苦人民在自己的领导下经过拼搏建立起来的。而大唐则不一样,大唐是由“关陇集团”等贵族阶层建立起来的,它的根基是大贵族、大家族、大地主,所以,在大唐推行新政阻力比天使国高几百倍。

经过李世民的铁腕镇压,造反和反叛的贵族、大地主们基本都被一一清除掉了,对抗税收改革的势力遭到了重创。毕竟大家也终于看到了国家意志的强大,也看到了大唐皇帝李世民对税收改革的强势和坚决。也明白了命比钱重要,没有了命,再多的钱也无福消受了。最后那些活着的贵族地主们也只好忍痛割肉,花钱买命,接受了新的税收改革。

税收改革后,夏雪遭受的舆论攻击和人身攻击多不胜数,夏雪第一次感到了身心疲惫。她爱老公李世民,知道李世民是个把大唐、把国家视为生命的人,看到他每次为了空虚的国库愁眉不展、郁郁寡欢,就感到心如刀割,她帮助老公李世民进行税收改革,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农业生产,这一切都是源于对老公李世民的爱,都是源于对大唐的爱。大唐已经成为夏雪心目中的祖国,已经成为夏雪的第二故乡(天使国是她的第一故乡)。

感到身心俱疲的夏雪,想回南方天使国休养一段时间,加上天使公司在澳洲有几个新工程要筹建,天使军也要在南方进行修整训练,所以她向李世民请假想回南方天使特区一段时间。

李世民没想到改革阻力这么大,改革之路这么凶险,看到心爱的皇后为了税收改革身处险境,危机重重;看到心爱的皇后为了自己心力憔悴、身心疲惫的样子,也感到万分心疼,虽然不舍,但最后还是同意了长孙皇后的休养请求。

于是夏雪暂时离开长安,回到了南方的天使特区,天使国是自己的地盘,当然非常安全,刚好天使公司要在澳大利亚建设几个大型工厂,夏雪2月份就去了澳大利亚,一直呆在那里指挥基建工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