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仙人曲 > 八十七章:建设

仙人曲 八十七章:建设

作者:菊寒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02 00:13:02 来源:258中文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在陈宪的催促下,杨家抢收了地里还没成熟的小麦,将最北边的一千亩地划给了陈宪。

至于杨家和白家内部如何平分损失,就不是陈宪关心的了。

趁着夏收之后的播种,陈宪开始尝试自己的农业合作制度。

这种农业合作制度并不是陈宪想出来的,而是那位网络写手在他的小说细纲中提到的,陈宪看过后,觉得似乎不错,就拿来试试,反正他在这方面没有什么研究,也没有什么更好办法。

杨家划给陈宪的土地位于东庄子四周农田区的最北边,是一个东西的狭长地块。

陈宪再给手下赏赐土地的时候,故意把最北边比较贫瘠的新田赏赐下去,然后再提出,将所有田地都集中在一起,成立一个农业合作社,田地所有者,包括他自己在内,将农田当做股份入股,合作社雇佣工人,统一耕种土地,对于招募的农业工人,合作社按月发放薪水,等到收获的时候,合作社抽取总收成的30%作为收益,其余百分之七十,按照每户在总田目中占据的比例分红。

一来,经过这次战争,陈宪的声望已经达到一个顶点,二来,陈宪手下的这些工人早已经将他的话当成真理,三来,这种合作方式,如果自家人接受合作社的雇佣,那么平日里月月有薪水,收获季节还有分红,日子似乎更有保障,四来,如果不论肥瘦,平均分红,那显然陈宪吃亏最大,所以农业合作社的推广十分顺利。

将农田集中到合作社之后,陈宪命人将自己手下的一千多亩地中的沟沟隆隆全部推平,将分散的地块全部集合成一大片。

这块狭长的土地正好适合重犁耕种。

在耕种工具上,陈宪在之前的重犁上开发出了更加大型的三铧重犁。

这种重犁看上去就像一个马车,操纵的工人坐在轮架上的座椅上,在轮架下面,安装着三副铧犁。

这样的重犁一次就能翻三行土,效率立即提高三倍,但需要的马力自然也是翻番。

因为三铧重犁耕地时阻力太大,陈宪采取了牛马联套的方式。

马的性格敏捷而热烈,行走速度很快,耕地速度也是一样,比牛快的多。

但陈宪发现,马也有缺点,它们缺乏牛的韧性,遇到土质干硬的地方,铧犁的阻力过大,它们就会停下来。

牛虽然速度慢,但力气大,韧性十足,就算遇到阻力大的区域,它们也会努力前进,竭尽所能的使力向前。

采用牛马联

联套的方式,就能将马的速度和牛的韧性结合起来,遇到土质松软的区域,马会带着牛加速前进,而遇到土质干硬的区域,牛就可以带着马缓慢前进,不会停下来。

这种三铧重犁在技术上,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只是将原本的重犁放大,将一副铧犁改成三副铧犁并行,再加上这段时间技术的积累,对铧犁的改造对陈宪来说并不存在什么太大的难度。

重犁的改进,陈宪从春耕过后就开始进行,经过五六次的试验和改进,如今已经成功定型。

新式重犁的效率达到老式重犁的2.5倍以上,一台重犁一天能耕地二十亩!

这在现代的机械面前当然不算什么,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不折不扣的奇迹。

陈宪将新式重犁复制了十套,又强迫杨白两家卖给自己数十头牛马。

杨白两家没有这么多牛马,但杨妙真和彭义斌来时,带来不少骡马驼粮草。

被陈宪威胁逼迫,两人无奈,又派人来东庄子求见了杨妙真和彭义斌,从他们手里将这些骡马给买了下来。

杨妙真和彭义斌倒也算大方,反正他们一个全军覆没,一个也没打算再带炮灰回去。

金国牛马价格比宋国便宜,若是在宋国,一匹挽马,也要七八十贯钱。

如今金国还占据着燕山山脉北边的大片牧场,马匹还算充足,市面上的马价就比宋时要便宜不少。

如今金国市面上,一匹挽马近三十贯,牛价十六七贯。

数十头牛马,价格不低,陈宪手里没有那么多铜钱,就提出用重犁换牛马。

新式重犁这么大的身量,瞒不了人,两位员外听探子说这东西一天能耕二十亩地,早就眼馋的不行,如今陈宪愿意用这宝贝换牛马,两个员外自然是喜出望外。

双方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陈宪最后用十副重犁,从杨白两家换来了配拉五副重犁的牛马。

陈宪自己又赶制了五副新型重犁。

用这五副新型重犁,配合新招募的劳力,只用了半个月时间,陈宪就将千多亩农田种上了黄豆。

自从陈宪打败了杨白两家请来的援兵,陈宪手下工人的家属就开始大量申请要来新庄子定居。

新庄子的东半边很快就住满了,中间新建的砖房也很快分完,这些新来的家属,给陈宪带来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

农业合作社运转顺利,工程队的运转也很顺利,有了三百多俘虏的加入,

工程队人手充足,砖房的修建速度也大幅增加。

新庄子的建设走上了良性循环。

工程队采取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方法,只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将规划中分割庄子东西的几字型排屋修好,接纳了更多的工人家属。

对于农业合作社和工程队,陈宪并没有亲力亲为,他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任命管理层,制定规章制度。

陈宪曾在工厂做到中层,又自己开农家乐当过老板,对于管理当然不是一无所知,但也算不上多精通,他所了解的管理方法,都是一些比较基础性的东西。

但即使如此,这些管理知识,放在这个时代,都是超越时代的,实际上,哪怕是在现代社会,人人都知道的一些最基本的管理知识,放在这个时代,都是无比先进的。

在制度规划上,陈宪在农业合作社上花的功夫要远大于工程队。

Ps:书友们我是作者老墨成仙,近期由于很多读者反馈找不到读书入口,现良心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几乎能找到网上所有的书,详情请花半分钟时间关注微信公众号"找书神器"(微信右上角点" "号->添加朋友->选择"公众号")->输入:"" 搜索并添加公众号,然后按提示操作即可,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所谓无农不稳,农业对一个势力来说,不仅又经济上的意义,更有安全上的重要意义。

陈宪农业合作社中除了建立总经理,财务,生产,仓储,销售等普通部门之外,还有一个董事会,董事会由参与农业合作社的所有股东,也就是从所有土地土地所有人中,选举产生,实际上也就是由陈宪手下所有工人中选举产生,陈宪规定除了战死者,他赏赐的土地所有者就是工人本人,而非家属。

即使是战死者的家属,如果家里没有其他工人,也是没有选举和被选举为董事的权利,陈现规定,只有他手下的学生,并且学业得到他承认的人,才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董事会选举,不考虑股份的多少,采取一人一票制。

当然,这个董事会的董事长由陈宪兼任,他才是这些地主中最大的土地所有人。

这个二十人的董事会并不参与合作社的日常经营,但这个董事会的每个成员,都有权随时查阅农业合作社的一切账目,检查库存,以及产品质量,如果董事会对合作社中任何一个管理人员产生怀疑,都可以通过不信任投票将其罢免。

这种制度,是为了兼顾农业合作社的效率和公平稳定。

工程队则没有设立董事会,只是任命了管理人员,并制定了简单的规章制度。

不过,陈宪让手下工人选举产生了一个安全委员会,他们有权对工程队生产过程和产品进行安全进行监督和调查。

陈宪明确告诉工程队的管理人员,他们要对自己建设的工程的安全质量负责。

一秒记住域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