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最小仙 > 第七百六十七章 俄奥之战

最小仙 第七百六十七章 俄奥之战

作者:羽斩灵浩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23:30:40 来源:258中文

德国击败法国后也没乘胜追击,除了后备军还未训练集结完毕,最重要的还是英法联军才是心腹大患,威胁最大。不过他将希望寄托于自己的盟友奥匈帝国和土耳其身上。所以东线形成了四段战场,一段是德俄边境,已经分出胜负,俄国采取防守姿态,与德军对峙,第二段是以奥匈和德国联军,在奥匈与俄国东北部边境,虽然是联军,但德国只派出一个军参与,第三端则是奥匈帝国和沙俄,这处这处战场也是两国的主要战场,第四段则是两国以塞尔维亚为中心的战场。

另外还有土耳其与沙俄的黑海周边战场,沙俄一对三,处于不利地位,但好在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属于衰落的帝国,实力并不强。

沙俄进攻东普鲁士失败,也让奥匈帝国变得的大胆起来,其将军们认为沙俄只剩下一个空壳子,徒有其表,决定发动一场大战役彻底击败沙俄,最终他们将战役地点选在佳利西亚。

加利西亚,波兰旧地,属于维斯瓦河上游谷地,土地肥沃,还拥有石油资源,十八世纪时被奥地利吞并,如果奥匈帝国在此处胜利,不光可以夺下广袤的平原,还能对塞尔维亚进行支援,甚至借此攻下华沙,进一步压缩沙俄的领土。

一**四年二月,奥地利完成了战争准备,他们集中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共四个集团军八十万人,三千门火炮,另外还向中华帝国紧急采购了一百辆山猫坦克和一百架飞龙战机。德国对于盟友要发动如此规模的战役非常欣喜,也将刚刚组建的一个军调来支援,一是帮助盟友,二是磨练部队。

沙俄在败给德国后也憋着一口气,决定取得一场胜利保证士兵以及国内人民的信心。他们在奥军对面摆开了五个集团军,共一百一十万人,四千门火炮,八十架战斗机,五十架轰炸机,以及五十辆坦克和一百辆战车,誓要击败奥匈帝国。

三月,奥匈帝国率先发起进攻,与俄军在宽达三百公里的战场上遭遇。两军都不是兵对兵,将对将的对轰,而是拼命调动部队向敌人的侧翼展开或者突击后方。

沙俄终究经历过与中华的两场大规模战争,加上刚刚对德失败的教训,这阵子一直在弥补自己的弊端,比如他们组建了专们的无线电通讯部队,使用更加复杂的密码,统帅部亲自在战场指导,各集团军每天都要保持联系,通报战场情况,总之,这些措施让沙俄军队瞬间变了一个样子,他们的防御和进攻变得非常有组织,士兵们也作战勇猛,在先期挡住了奥匈帝国的进攻后开始反击,利用人数优势进行大规模穿插和包抄。

反观奥匈帝国,他们的上一次大战还是普奥战争的排枪时代,虽然跟德国学了不少新的战术,其指挥官没有指挥如此大规模的会战,加上他们的士兵战斗意志比较差,最终被沙俄军队突破了坚固的防线,奥匈帝国的指挥官不得不撤回。

沙俄将军们终究作战保守,没有完成包围,让奥匈帝国主力逃脱。

加利西亚大会战,双方投入两百万人,最终奥匈帝国战败,包括被俘人员在内共损失三余十万人,火炮五百门,坦克八十辆,飞机五十架,国力损耗近半。沙俄损失二十二万人,一百余门火炮,坦克二十辆,战车六十辆。

从结果来看沙俄完成了初步的战略目标,有效的消减了奥匈帝国的有生力量,并有力的支援了塞尔维亚战役,并极大的震慑了土耳其,使其不敢妄动。而且其较强的战力也让德国感受到压力,不得不在边境维持一支强大的军团,无法全力专心西线战场。

沙俄得势不饶人,在休整十天后乘胜发动攻击,将阵线向前推了两百多公里,一直打到喀尔巴阡山口。喀尔巴阡山,是加利西亚平原和匈牙利平原的分界线,一旦俄军突破这个山口,就意味着可以一马平川的进攻奥匈帝国腹地,直接威胁这个二次元帝国的统治。

为了防守住这个喀尔巴阡山口,奥军集中了最后的兵力,甚至还从塞尔维亚地区抽调了一个军,但这些加起来也不足六十万人,而根据情报俄军已经完成动员,拥有军队四百多万,光听数字就够吓人的了。所以奥匈帝国不得不拉下面皮向德国求援。

德国西线已经转入阵地战,短时间内德国根本无法取得进展,好大喜功的威廉二世受到东普鲁士大胜的鼓舞,决定帮助奥匈帝国度过难关。不过德国的将军们因为进攻地点产生分歧。以鲁登道夫和兴登堡为首的二人新星认为应该向立陶宛发起进攻,这样就打开了进攻沙俄本土的大门,当然,立陶宛离东普鲁士战场很近,如果进攻肯定是以二人的军团为主。

另一方以总参谋长施利芬为首,他认为如果要进攻沙俄的本土需要至少一百万军队,凭借现在的德国根本凑不全,而且为了避免西线出现意外,必须维持庞大的西线军团,经过计算,所抽出的兵力不会超过三十万,想要发起新的攻势只能借助奥匈帝国的力量。两派僵持不下,最终还是由威廉二世裁决,威廉二世认为这是帮助奥匈帝国,理应奥军是主力,有意保存德国的军事力量,所以支持施利芬的计划,并且在施利芬的建议下任命毛奇为这次作战的指挥官。

三月,毛奇率领二十五万德军秘密潜入奥匈帝国,并且通过奥匈帝国的铁路将德国的杀手锏大贝尔塔炮以及两百门其他大口径火炮秘密运了过来,在抵达前线前,奥军民专门为这些巨炮修建了平坦的道路,坚固的桥梁,确保这些巨炮能够快速抵达前线。

奥军得到德国的支援后欣喜异常,他们这次准备倾国之力打这场战役,为此除了集结五十万军队外还将全国的大口径火炮集中运了过来,其中就包括三十门360mm重型榴弹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