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神逆之途 > 第242章 芳春(二合一)

神逆之途 第242章 芳春(二合一)

作者:风霜小北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8:27:13 来源:258中文

王妃自是心疼小儿子,倒也插过几回手,还把苏氏叫去立规矩,誓要压下她的气焰。

可偏偏地,平素瞧来身子骨儿极好的苏氏,这一立规矩,当下便成了病美人儿,没过上一日,便“病累交加”躺倒在床,有出气无进气地,大有一命归西的架势,直把王妃闹了个措手不及。

紧接着,定北侯夫人便哭哭啼啼登了门,先拉着女儿的手哭,再拉着朱氏的手哭,成车的药材不要钱似地往王府搬,那厢苏氏便一天天地挺尸,母女两个简直配合得天衣无缝,险些没把王妃给膈应死。

几次三番下来,朱氏刻薄新妇的风声,渐渐地便传到了外头,而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徐婉贞的婚事。

她的亲事原就高不成、低不就,如今再搭上朱氏日渐坏掉的名声,越发艰难起来。

到得此时,苏氏母女却又表现得格外热心,双双表示愿助朱氏一臂之力,替徐婉贞寻一门顶好的亲事,且还当真挑了几户人家请朱氏筛选。

就这般正着来、反着去,朱氏很快便落了下风。

她自也知晓,人家母女这是唱双簧呢,只是,那定北侯府乃老牌勋贵,根基稳健,细论起来,东平郡王府竟还要差上人家半筹,这么个背景雄厚的儿媳,凭朱氏那三板斧,根本压伏不住。

再一个,徐婉贞的婚事亦是她的心病,人家都那么诚心地表示愿帮忙了,她也就借坡下驴,从此后将二房的事丢开了手,心中甚至还隐约觉着,如此强有力的姻亲,徐肃往后的日子也不必愁了。

这也不能说朱氏想得错了,唯苦了徐肃,原本只是矮了亲大哥半个头,如今却连媳妇儿都比自个儿强势,他备受打击,一天天地颓废下去,虽才只二十,那一身的消沉暮气,直如人到中年。

而自那以后,二房便成了苏氏的一言堂,针插不进,且她眼前又有孕在身,连朱氏都要退出一射之地去,更遑论旁人了。

如此精明厉害的二夫人,绿烟但凡想要活命,便绝不愿往前凑,今见栾氏亮出证据,她自是吓得腿都软了。

却不想,栾氏一招出罢,又出一招,竟拿出了绿烟的贴身衣物,很直白地威胁道:

若再敢动别的心思,这些东西便会立时出现京城最下三滥的地方。

绿烟由是知晓,那俊美无俦的少年郎,哪里是她的良人?那分明就是一头吃人不吐骨头的恶狼,心硬如铁、行事狠辣,全无一丝怜香惜玉之心。

从那天起,绿烟做回了一个老实人,在徐玠面前像只避猫鼠,喘气都要掐成几截。

“今日有个翠儿被打发去了庄子上,是怎么回事?”徐玠不带情绪的声音响起,绿烟下意识打了个冷战。

她勉力凝下心神,方轻声将翠儿之事说了,末了又道:“……王妃念在她是初犯,只把人发送去庄子上,还说若再有下次,就要把她一家子都发卖了。”

“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徐玠嗤之以鼻。

绿烟已经不是头一回听他如此评价朱氏了,早没了初时震惊,旁边的栾嫂子更是如此。

“我记得,翠儿有个哥哥在跨院管传话,是不是这样?”徐玠问一旁的栾嫂子。

金家乃是家生子,对府中情形比徐玠更熟,栾嫂子此时躬身道:“爷说的是,那小子叫生财。”

“叫老金盯着些,看能不能把人拉拢过来。”徐玠的语气很淡。

栾嫂子忙应下了,徐玠便又转向绿烟:“我方才的话你没听见么?王妃这半年都在做什么,且说来。”

绿烟闻言,迟疑了片刻,颤声道:“回五爷的话,王妃这半年并未如何,不过是与二夫人斗了几场,皆落在下风。倒是四姑娘,因着三月的芳春会,她这些日子上蹿下跳地到处打探王爷的事儿。”

徐玠眯起了眼。

芳春会,他倒险些把这事儿给忘了。

“四妹妹也是拼了老命了,可知她都打听到了什么?”徐玠问了一句,撩袍便欲坐,忽然想起屁股上还有伤,脸黑了黑,又将袍子放下了。

绿烟因低着头,并不知他的动作,此际便道:“奴婢悄悄问了人,听说四姑娘最近两次出门儿,都是直奔梅氏百货。”

徐玠微微颔首。

梅氏百货也是徐玠名下的,里头还有东平郡王的一成干股,便被查出来也没什么,都是明面儿上的买卖。

“还有,今儿四姑娘走后没多久,王妃便叫葛福荣家的去了朱府,说是要请几位表姑娘过府做客。”绿烟又添补了一句。

徐玠双眉一轩,面带疑惑:“王妃要请娘家侄女儿进府?不年不节地,她们来做甚?”

绿烟抬头看了他一眼,又忙垂首,战战兢兢地道:“奴婢听王妃漏了一句,说是……说是王爷的婚事也要相看起来了。”

徐玠没说话。

然而,绿烟却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屋中的温度正在迅速变低,而那个不断散发出冷意的中心,正是徐玠。

她用力地绞着衣袖,面孔有点泛白。

她就知道,此事必定惹得徐玠不快,可她又不敢相瞒,只得硬着头皮实话实说。

“芳春会是几月初几来着?”徐玠忽地开了口,说出的话却完全不与前事相干。

绿烟愣了片刻,方小声道:“回五爷的话,是三月二十八。”

“哦,快到月末了。”徐玠心平气和地说道。

随着话音,从他身上散发出的冷意,亦渐渐淡去。

“栾嫂子,带她下去吧,再去后头把金二柱叫来。”他吩咐了一声。

绿烟如蒙大赦,很快便随栾嫂子退了下去。

徐玠独自立于案前,垂眸打量着案上的青东瓷茶盏。

盏中茶水早便凉得透了,浅碧的一汪,透出几分清冷。

他将冷茶泼去窗外,提起茶壶倒了半盏温热的,尚未及饮,帘外便响起了金二柱的语声:“爷,奴才来了。”

“进来。”徐玠笑应道,举盏浅啜了一口茶,那门帘亦自挑起,现出了金二柱那张正直的国字脸。

他生得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再加上一张方正的脸,予人的感觉只有两个字——好人。

就是那种你迷路时会不由自主向他问路、丢了钱也绝不会怀疑到他身上、被坏人欺负了头一个向他求助的那种好人,正人君子、正气凛然,让人本能地生出信任。

而其实,这货奸滑得令人发指。

且因长了一张极具欺骗性的脸,金老二干起坏事来简直无往而不利,前世时,若非东平郡王府被灭了门,他很可能会代替葛福荣,成为王府新一任大管事。

此刻,未来王府大管事那张正直的脸上,带着端严的神情,束手问道:“爷,奴才把账本带来了。”

徐玠之前便与他约定今日看账,不过,徐玠此时却另有安排。

他将茶盏搁了,问:“三个月前我要你找的人,你可找了?”

“回爷的话,找到了。奴才遵照主子的吩咐接济了他几回,现下他瞧着倒是有点儿人样了。”金二柱想也未想,答得飞快,显是一听便知徐玠问的是谁。

徐玠微微一笑:“甚好,过几日我会告诉你个地方,你把人往那里引一引。”

“奴才遵命。”金二柱立时应下。

徐玠满意地展了展衣袖。

他最欣赏金老二的,便是这种不问前因后果,领命就干,且还能桩桩件件都干得漂亮的劲头。

脑子灵活却不自作聪明,这样的下人,才是最得用的。

“还有,三月二十八,你记下这个日子,待定下详细的时辰,你提前半日把人带过去。”徐玠又吩咐道。

金二柱自然又是二话不说地应下了。

徐玠“嗯”了一声,转头望向窗外。

院子里很空,那棵原就半死的梅树,已经被他连根拔了,空落落的青砖地上,些须散落着几缕斜晖。

时近黄昏,天空渐渐由浅碧转作深蓝。

暮春时节,原应花木葱笼,而影梅斋中,却着有一种难言的萧索,仿似这院子并无人居住。

徐玠出神地看着窗外。

芳春会,倒是可以让某人好生地扬个“名”。

当然,在扬“名”之前,还要先把气氛给烘托起来,也免得过于生硬了。

嗯,烘托,这个词儿也是话本子里瞧来的。

却不知,到得那时,那初识情味、旧意绵绵的青青子矜,在见到回忆中令人沉吟至今的君子时,又会是何等的表情?

想来会很精彩吧。

可惜的是,他瞧不见。

徐玠笑了起来,一双眼睛却是冰冷的。

“便宜你了。”他从牙缝里迸出了这几个字。

若非为着自个儿的终身大事,若非为着他割舍不下的那个人,他才不会临时改变计划。

说来说去,他的那个好四妹,也算居功至伟。

总有一天他都要讨还回来。

“好了,不说这些烂事儿。”徐玠深吸了口气,抛开诸般杂念,转望金二柱:“车队到京城了么?”

因急于进京,他带着十余名侍卫骑快马先行一步,后头还慢慢跟着几十张骡车,其中一半儿是梅氏商行的货物,余下的一半儿则是各地土仪,从江南绸缎到辽北皮货,应有尽有。

“回主子,车队明日才能到京城,奴才先把礼单拟好了,请主子过目。”金二柱不愧是个人精,徐玠这厢才问,他便从靴筒里抽出备好的一沓礼单,双手奉上。

徐玠接过翻了几翻,皱眉道:“三殿下那里少了点儿,得再添几样。”

说着他便回身行至东墙的条案边,提笔沾墨,边写边道:“再加青金石手串儿一匣、东珠一匣、珊瑚四座、银丝幻月纱两端,桃花茜纱两端。”

下笔如飞将诸礼添毕,又回身笑道:“三殿下最近身子大好了,咱们的礼也不能薄。”

金二柱忙应是。

徐玠将礼单还予了他,又吩咐道:“另两位公主殿下,也都比照着三殿下的来,小皇子殿下并皇后娘娘、太后娘娘又是一等,你也酌情添几样上去,再拟来我瞧。”

金二柱领命而去。

不多时,栾嫂子也回来复命,道是绿烟已经回去了。

徐玠沉吟片刻,吩咐她道:“再过个几天,你想法子让绿云病上一病,最好是个不太重的病,躺上半日即好的那种。”

“绿云?”栾嫂子一下子抬头,面色极为讶然,以为听错了了,忙又追问:“主子是说的可是绿云么?”

“对,是绿云,你没听错。”徐玠似是知她所思,很好心情地解释道:“咱们在宁萱堂的人不太够,那地方人都满了,只有先空出位置来,我才好往里安插人手,可巧我马上要做的事需要一个替罪羊,就绿云罢。”

前世时,宁萱堂四个大丫鬟有一个算一个,没少给徐玠下绊子,徐玠每回背黑锅、受算计,背后都有这四位的影子。

而今他侥幸重生,早便打定了主意,这辈子要做个睚眦必报之人,上辈子得罪他的,这辈子一个都别想跑。

思及此,徐玠面上的笑容愈浓,又道:“至于绿烟,她的作用只有一样:便是打探消息。旁的都不需她来做。这颗棋子我还不想太早废掉。”

栾嫂子这回听清了,虽仍旧不解其意,却也不敢再问,应了个是,便自退下。

屋中空了下来,徐玠悄立窗前,久久望向这寂寞空庭。

风拍小帘,携来缱绻花香,却终是拂不散这院中的萧瑟,于是,辗转流连,终究散去……

三月十五,朱氏雷打不动地去了卧佛寺。

卧佛寺建于前朝兴历年间,位于京郊半月山的山颠,至今已逾两百年。

最初修建寺庙时,半月山还叫做卧佛山,因此山形似卧佛而得名,卧佛寺之名亦由此而来。

其后,前朝历战火而覆灭,灭国前夕,玉京地动,卧佛山生生被震下去半边儿,再无卧佛之形,倒如一勾残月,渐渐便有了半月山之名,反倒是卧佛寺留名至今。

不过,名虽还是原名,寺宇却是几经重建,现下的卧佛寺,还是大齐开国年间重新修葺的,寺中香火却也颇旺,后山那片桃花林犹为三春之盛景,每年踏青游玩者数不胜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