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异能穿越之逍遥三侠 > 11.射落弯月(十一)

异能穿越之逍遥三侠 11.射落弯月(十一)

作者:小小一黑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31 18:48:29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没有什么人是不能替换的,兵器更是如此。

或许古早的时代有万夫莫敌的勇士,无坚不摧的宝剑,以这种压倒性的战斗力为基础构建出来的战略中,英雄和名剑都是“不可取代的贵重之物”。可如今是以大量生产和持续消耗为前提的总体战时代,万物的价值都已经被数字化、格式化的时代,所谓生命也只是征兵表或阵亡名单上的一个名字、一个数字、一个编号,遑论以死者为基础制造出来的“军团”与“塞壬”。

与“军团”一样,“塞壬”也是以人脑为基础而制造出来的兵器,区别只存在于制造工序和运用方向。她,或者说“它”,具备现代兵器的一切特征,随着技术持续进步,相信将来也会和“军团”一样,大脑结构、战斗数据和模拟人格储存于后方数据库里,随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量产。

无论被破坏多少次,无论被摧残到何种程度,就算连一根头发,一寸硅胶制仿真皮肤也不留下,少女都会以同样的身姿、表情、声音、记忆人格再次出现于战场之上,不断的投身战斗,不断的被消灭,不断的再次出现。

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又好似永无止尽循环的噩梦。

——太恐怖了。

马赫的心里回荡着足以被冠上大不敬或妄议上级之罪的话语。

生命只有一次,故而显得无比珍贵。

同样的,死亡也只有一次,所以谁都无可避免地在意死亡本身与其形式及价值。

从理论层面来讲,“军团”和“塞壬”都是为了避免无意义的浪费生命,将伤亡率降低到最小限度,同时以最有效率、最经济的方式进行战争而存在的。可是亲眼目睹有着少女模样的艾潘妮一次次奔赴战场,毫不吝啬的挥霍着本应仅有一次的死亡机会,一次次毫不犹豫的奔赴黄泉,然后一次次再度奔赴战场……有着铁石心肠的马赫也感到不寒而栗。

这简直……就像是在把“生命也好,死亡也好,本质上没有任何意义或价值”这种极度空虚的话转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化存在。

生为活生生的生命,不可能对此没有反应。

“中校,不要同情兵器。”

剥开包装纸,将香草口味的棒棒糖送进嘴里,门格尔用有些含混的声音说到:

“我能够理解在战场上将感情投射在生死与共的武器上这一行为,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为了保持心理健全所做的一种情感宣泄。但精神层面的必要性和物质层面的必要性完全是两码事。”

“……教授倒是很适应啊。”

听到马赫带刺的吐槽,已经习惯了类似反问的门格尔耸了耸肩。

“中校迟早也会适应的。时间长了,你就会彻底理解到同情一枚炮弹,因为其在战地、工厂、仓库或居民区爆炸而心生怜悯,是一种极度无谓的事情。”

话语的最后没了嘲讽和苦笑,只剩下一股决绝般的冷漠。

#######

马赫与门格尔在安全地带探讨生命与死亡的时候,“自由军团”的战士们正在拼死奋斗。

敌军投入的新型机所展现出的性能完全在预想之上。

鬼畜的机动力,精准的攻击,离谱的对战场态势把握能力。

那不是兵器。

那是有着巨蜂外形的死亡。

就连“沙拉曼达II”都不曾展现出如此压倒性的强大,在这股仿佛要摧毁和蹂躏一切的暴力面前,人们甚至会想要顶礼膜拜,匍匐在地。

——开什么玩笑!

隐藏在某栋建筑二楼的一个检查哨一边在心中怒骂,一边屏息凝神,等待着减速的敌机靠近。

他们承认敌机确实可怕,但绝不是无法击溃的。

所谓“完美”、“万能”的兵器是不存在的。

任何武器都是以针对某种特定环境而设计出来的,潜艇不可能上岸发射鱼雷,战车也不可能飞到天上把战斗机打下来。从来都只有武器适应环境,没有环境去迁就武器。

那架敌机也是一样。

异乎寻常的高速和机动性在纵横无尽的天空中和视野极佳的开阔地或许是无敌的存在,可一旦将战场转移到不能随意提升速度,时刻需要注意周遭动静,不得不注意避免伤及无辜的街道上,需要的就不是速度、高机动力和精准攻击,而是能扛住全方位立体交叉攻击的防护能力以及一击就足以将任何藏有敌步兵攻击小组的建筑摧毁的重火力。

战士们当然清楚,自己的行为其实有拿平民当肉盾之嫌,不过敌我悬殊的实力差距目前,他们根本没有拒绝的奢侈。

隐藏在建筑物内的人一拉绳索,从吕德斯墙拆来的绊发式照明弹将红色光芒打上天空,传感器显示充当发射点的天台空无一人,为了确认状况,蜂型飞行器小心翼翼地降低高度和速度,慢慢接近目标。就在其距离大楼只剩下十几公尺距离时,另一件来自吕德斯墙的礼物炸响了。

全部十八枚阔剑式反步兵雷在同一时间从不同方向将目标笼罩,上万枚初速度高达2马赫的钢珠笼罩了“沙拉曼达III”的上下左右及前后。在地雷引爆的那一刻,检查哨里的战士们一起发出了欢呼,他们相信这台怪物这下一定会变成筛子。

这是合理的期望和预测,如果是别的什么机型,说不定真的就当场被击坠了。

但那是“沙拉曼达III”,帝**事技术的结晶,当今世界上最尖端的自律型无人战斗机之一。

城镇作战的复杂环境和霰弹暴雨并不能拿这台精密的杀人机器怎么样。

上万枚钢珠,没有一枚触碰到“沙拉曼达III”的外壳。

银光一闪,三百六十度全方位袭来的钢珠尽数化为细小的沙砾,随风飘荡,银黑色的风无声诉说着此前一瞬间的可怖。

将上万弹丸尽数命中,其精度自然不必多说,让人畏惧的是附着在攻击之上,将金属弹丸尽数粉碎的威力。

低周波振动液化现象。

接触目标的一刹那,送出低频振动,引发类似地震后土壤液化的分子结构崩溃现象。由于接触物体是不含水分的钢铁,所以直接化为金属沙砾了。

能够从容的发出这样精准的一击,其性能可想而知。

“怪物——”

只来得及发出一句怒吼,检查哨内的五人变化作了无头尸体。

“T-6联络中断。”

9006(情报综合中心)内,一名女孩噙着眼泪,用毫无波动的语调播送,一旁的沙盘操作员点点头,默默将标记为T-6坐标上的红色图标翻白。

不管是9006还是9005(指挥中心),都弥漫着焦虑和压抑的气氛。

所有问题都来自敌军突入我方阵地的新型机。

仅凭一机就压制住了整块区域,突入战场才三分钟就已经摧毁了近四成的检查哨,还破除了多个专门针对“军团”的巷战陷阱。为后续部队的开进扫清了道路。按照这个节奏下去,相信用不了多久整个阵地就会被全面压制。

可畏、可怖。

只是——

“帝国为什么要开发这样一种机体。”

法芙娜小声嘀咕着。

原本以为“国民战斗机计划”是一项为了开发新型人工智能的计划,为了寻求充当未来“军团”的指挥中坚,为此甚至不惜削弱无人机的最大优势——无需携带血肉之躯,为的就是从活着的、进行思考活动的人脑中汲取经验,为编写纯粹的人工智能积累样本。

但眼前的机体不要说和原本的规划,就是和常规“军团”比,也存在让人难以理解的开发意向偏差。

“军团”的本质是兵器,兵器的发展脉络遵循着“用更安全的方式,在更短的时间内,造成更大的杀伤”这一简单原则。或许这台机体的性能确实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上述要求,但和“生产数量更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足够多的‘军团’”这一策略相比,不管是杀伤效率还是性价比,这台新型机都远远不如。

说得通俗点,超人般的士兵、英雄还有仅凭一机便足以颠覆整个战场的新型机——这些都可以视为“银制的子弹”,强大而贵重,因此数量稀少,也因此具备了仅凭少数就足以影响战局的能力。

问题是,这种异常性和注重数量,侧重效率的“军团”格格不入。就算是作为项目开发用的测试机,这性能也太过突出了,让人不禁怀疑,以这种高性能机体为蓝本开发出来的人工智能装进常规机型里,到底还能发挥多少战斗力。

总觉得,看不懂帝国技术部门的开发思路。

如果有时间的话,她真的很想和共和国技术研发部门好好探讨一下这个隐藏着太多谜团的问题。

眼下没有供她胡思乱想的时间。

该工作了。

“9005,这里是9007(预备队),让剩余的检查哨停止攻击吧。”

“9007?”

“继续下去的话就无法维持对己方阵地的监控了,既然知道了对方的实力,没必要增加不必要的牺牲,今后的战斗还很漫长,能多保住一个人也是好的。”

“可是——”

“之后就交给我吧。”

按下解除待机状态的按钮,感受着澎湃动力的鸣动,法芙娜咧嘴一笑。

“难得被他拜托了,输了多没面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