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异能穿越之逍遥三侠 > 10.国家燃烧(二)

异能穿越之逍遥三侠 10.国家燃烧(二)

作者:小小一黑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31 18:48:29 来源:258中文

“卢格杜努姆(lugdunum)的部队还没起程吗?驻军司令部和铁路部门干什么吃的?要宪兵去踢他们的屁股吗?”

“杜洛科尔托兰姆(duro)的转运中心是怎么调度的?前线要的是12磅炮,结果收到的是午餐肉罐头!!”

“贝尔西利(bersillies)要塞决不能撤!这是王太子的命令!任何胆敢后退者,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会被枪毙!困难是暂时的,周围的友军正在向他们靠拢,争取合围冒进的敌军……什么?!萨斯要塞、克雷夫科尔炮台以及意隆方丹炮台也遭到了炮击和轰炸?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昨天?情报部那些只知道吃饭的猪真该统统绞死!!”

br />

“宪兵队吗?昨天抓到的失败主义者和‘非国民’吊死了没?还没?你们在搞什么?绞刑架不够?那就就地处决!把那些****的尸体挂满香榭丽舍大街!!”

查理曼王家陆军总部大楼,这栋洋溢着新古典主义奢华风格的建筑此刻犹如一锅沸腾的大杂烩——好消息、坏消息、烂消息全都像锅底的渣滓一样翻腾上来。??? .

之所以会乱成这样,敌人突然发起的强大攻势自然是主因,背后更牵扯到军事、情报体系的落后,管理混乱,**渎职,裙带关系等等深层次问题。最深层最本质的问题则是战略思想上的混乱。

查理曼虽然对最大最致命的对手了解有限,但绝不能说没有觉悟。基本上他们对防卫军在战术、技术层面的压倒性优势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不然也不会有“牺牲马奇诺防线守军,换取总动员和集结兵力的时间”的战略指导思想。以查理曼的现状和周边环境,倒也不失为一种相对现实的策略。在“以空间换时间”这一点上,和罗兰那个“坚壁清野,以精灵阵营无法获得绝对胜利为前提”的构想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然而查理曼军队未能彻底贯彻他们自己拟定的战略,挫败也就在所难免。

查理曼的战争计划本质是防守反击,即通过防御消耗敌人,为积蓄反击力量争取时间。待敌人耗尽锐气后反手一击扭转整个战局。其中最关键的是前期防御作战,如果防不住,也就没后面什么事了。

防御作战有两种样式:阵地防御、机动防御;

阵地防御也称固定防御,防御一方依托有利地形和工事坚守,伺机反击进攻之敌。为获得更大的灵活性,防御一方可以设立两到三道重兵把守的梯次防线,机动部队充作反击力量,或是用于增援固定阵地。机动防御也称灵活防御,防守一方只在防区前沿部署一支轻装的警戒部队,其任务是监视敌军行动。在敌人进攻时发出警报,延迟敌人的行动。在某型情况下还可以把敌人诱导或者驱赶到预设的歼灭区,创造歼灭条件。防线上的部队可以坚守有利地形,赢得纵深。但他们无需一味死守,应该在阻滞敌人推进,赢得时间后主动撤退。防御主力由快速机动部队组成,在后方待机。其任务是在防线上的部队把敌人赶进歼灭区后实施反突击,在机动中消灭敌人。直到消灭入侵敌军的有生力量之后,防御一方才会去夺回之前为换取时间而失去的阵地。在这两种基本样式之间,还可以有许多变化。

这两种防御作战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阵地防御的主要优点是:防御一方可以妥善保护己方所有土地,不用放弃任何地盘。防御一方可预先加强防御阵地,依托工事和地形战斗。另一个优点是对部队的要求简单明确,对指挥、兵员和装备的素质和主动灵活战斗精神要求较低。缺点则是敌人也早就知道对方在哪里设防,预想战斗的位置、地形和防御态势不是秘密。要是防线接近接触线,敌人还可以在战前己方一侧进行长期和有针对性的进攻准备或是秘密集结,突然发难。另外,固定防线不可能处处重兵防守,很可能被敌人集中一点突破,造成整个防御体系动摇。还有一个缺点是:要是敌人集中兵力攻击防线的一点,防线上其他部队对于关键点的战斗很难起作用,紧急调集增援则可能会引起防御体系混乱。如果敌人绕过防线,工事和防线上的部队则失去价值,整条防线瓦解。

对机动防御来说,情况正好相反。防御一方可以把主力集中在待机地域,而敌人不知道决定性战斗在哪里、什么时候发生,所以无法预先准备。机动防御对指挥、兵员和装备的要求较高。但主要缺点是要主动放弃一些地盘,以空间换时间,好集中力量,创造有利的反击条件。对于防守一方,放弃地盘是政治上很困难的决定,即便暂时放弃有时都是不可被接受的,主动放弃人口中心或者经济发达地区更加困难。

查理曼的问题在于缺乏足够多的人手固守防线,也没有足够的纵深可以执行机动防御。

由于之前吞的地盘太多,这个国家不光出现了消化不良的症状,还把周围邻居得罪个精光。唯一的盟友拉普兰缺乏实力,由于地理上的缘故也无法直接支援。于是查理曼只能处处设防,将强大的常备军撒得到处都是。现在亚尔夫海姆跳出来公然叛乱,周围一圈别说帮腔支援,能不跳出来落井下石都是佛心来的。此外,之前大力建设的海军对这场陆上战争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战争无法发挥太多作用,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暂时隔绝诺曼底、布列塔尼亚和阿尔比昂本土之间的联系,破袭阿尔比昂的通商航道,使阿尔比昂无法过早介入大陆战场。

偌大个查理曼,顶着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名号,如今却已陷入快无可用之兵的窘境。

眼下虽已启动动员体制,征召16~60岁男性入伍,账面上确实多出了一支60万大军,但这只是表面现象。

这些人缺少训练、装备和合格的军官,根本无法指望战斗力。前两样想想办法说不定还能凑出来,合格的军官就真没办法了。军官不是土豆,往地里一扔就能种一堆出来。你就是把军校生强行提前毕业,一脚踢进部队里。这些还没破壳的鸟蛋看着一堆左右都分不清的老粗,他们也只能哭着唱《图样图森破》,镇不住手下的军官还不如老军士说话管用。至于找退伍军人……也不是不行,但军人也有保质期的,退伍之后的技能、心态都在和平生活中慢慢消磨,能在战场上发挥多大作用完全是未知数。

军队产生战斗力必须要时间和金钱持续投入,构筑坚固的防线也是一样。如今查理曼最缺的就是这两样东西。边上一堆债主和敌人磨刀霍霍,国库里的白银一天天在贬值,市面上物资日渐匮乏且时刻在涨价。眼瞅着大查理曼这是药丸啊。

照理说这种时候该放低姿态,缓和一下局势吧。可掌控国政的陆军马鹿们偏不。在他们眼里所有问题和自己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统统都是文官们太过懦弱,缺乏“王国精神”搞出来的锅。搁他们手里,一个都不是问题。

没钱?加税啊!特别是占领区和附属国,税率应当成倍增加。谁要交不上,不支援王国八纮一宇,那他就是“非国民”,应该马上抓起来严惩以儆效尤。时间不够?那就先出兵奥斯托利亚,用那里的人和王冠领的人力、物力去消耗尖耳朵异端。反正都是非国民,我大查理曼死得起。

本着“用更大的麻烦解决之前的麻烦”的作死精神,查理曼陆军一边修着马奇诺防线,一边着手准备入侵奥斯托利亚。

靠脑补做事的陆军马鹿们显然忘了亚尔夫海姆那张无孔不入的情报网的存在,也许他们压根就没想过泄密的可能性。正当他们兴高采烈地闷声作大死时,一叠厚厚的证据摆到了奥斯托利亚和圣伊斯特万王冠领高层面前。之前还做着三元帝国美,幻想着多占便宜少出力的头头脑脑们立马懵了。他们知道查理曼陆军的脑子不大正常,可没听说那群马鹿已经头壳坏到了一言不合就作大死的地步啊。

铁证如山。照道理说该放弃幻想准备斗争了吧。可让人无语的是,日思夜想着要与查理曼开战的那些人事到临头却表现的犹豫不决。

让玛利亚.特蕾莎女大公和久洛.安德拉希伯爵犹豫的理由是撕破脸皮的好时机是否已经到来。圣伊斯特万王冠领还在查理曼的军事占领之下,奥斯托利亚也被榨取了大笔物资和钱财。要不是靠财团投资和“关税同盟”将查理曼商品赶出市场,他们早就跪了。好不容易经济有了一点起色,立即摊上一场高强度战争,换谁都会犹豫一下的。

另一方面,奥斯托利亚和王冠领的军事准备也远远谈不上准备完成。王冠领如今游击队和贵族私军倒是不少,现代化正规军几乎一个都没有。作为种子培养的军官全都在奥斯托利亚军队里以“义军(insurre)”的形式服役,比如骠骑兵(王冠领是这个兵种的起源地)、胸甲骑兵以及10个团的步兵。这些部队尚未完成训练,根本不是老练的查理曼陆军的对手。

奥斯托利亚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和查理曼陆军一样为人手、装备、训练的不足头疼,由于国力差距,头疼程度又被等比例放大。主导奥斯托利亚军事改革的是公认的将才——卡尔公爵,这位身材瘦小,比路易王太子还要矮的将军25岁就开始独立指挥军队,奥斯托利亚白衣兵在他的指挥下一度是战场上抢眼的明星,脱离战场后一直致力于推动军事改革,为此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可即使是堪称一流将才的卡尔公爵,也不可能在缺钱少人的情况下把10万文盲农民一夜之间调教成百战精锐。更不要说公爵还得面对暮气沉沉、作战不利、善于扯后腿的旧贵族军官集团的制肘,来自宫廷的压力,以及他自身不佳的身体状况——哈布斯堡家族为维持血统纯采取的近亲婚姻传统使公爵深受家族遗传癫痫的困扰,公爵还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即使如此,公爵还是尽力推行改革。他亲手编写了新的步兵操典,引入了一种被称为“密集阵”的实心方队反骑兵队形。强化了骑炮兵,完善了劳工及火炮运输等辅助部队。效仿查理曼引入军一级编制。最值得称道的是公爵将国.民.军队的色彩带入封建军队习气浓厚的奥斯托利亚军队里,在军中煽起爱国热情和民族主义情绪,提供新的精神动力。作为一个贵族出身的高级军事将领,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但公爵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这位身体不佳的统帅不仅承受着各方面的阻力,还要面对前面提到的各种客观困难,加上公爵虽有进步的一面,可其本人终究是上个时代的统帅,谨慎保守但缺少果断和激情,其推出的军事改革本身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公爵建立了一整套参谋制度,实际运作的成效却令人失望。他提出了新的编制,军队上下却对此感到难以适应。他强化了炮兵,却没有适时更新战术,使得奥斯托利亚炮兵依然难忘查理曼同行项背。在此不再一一苛责赘述。

总而言之,奥斯托利亚和王冠领都还没有准备好全面开战,查理曼陆军放出的豪言“叛军无可用之兵”放在他们身上,很大程度是应景的。

基于上述情况,将奥斯托利亚和王冠领作为打破局面的突破口,从政治角度来讲极度愚蠢,但从军事角度来看是可行的。从现有部队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快速集群,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即兵临城下,控制上述地区,威胁亚尔夫海姆侧翼,使其无法集中力量攻击马奇诺防线。从而获得积蓄反击力量的时间和物资。

打完小算盘的查理曼迅速采取行动。由安德烈.德.马赛纳中将指挥的第4军以军事训练的名义在边境集结,花月8日,伪装成奥斯托利亚军队的第4军搭乘火车直扑奥斯托利亚首府文多波纳城。由于行动迅速,加上伪装工作到位,整整一天一夜,直到文多波纳城下为止他们没有受到任何阻挠。最后因为科西嘉狙击营不慎暴露才被拦了下来。急于求胜的马赛纳立即下令组织正面强攻,在文多波纳的棱堡下,缺少重炮支援的查理曼兵一度死伤惨重。眼看天马上就要亮了,进攻可能将以失败告终,急了眼的让.马蒂斯特.德.马尔博掷弹兵少将亲自扛着梯子冲向城墙,此举一下激励了士气,士兵们将手头的白兰地一饮而尽,即跟上。城头上的奥斯托利亚士兵看得目瞪口呆。

花月9日清晨6时30分,一阵混乱和惨重的死伤后,马尔博少将和他的副官首先登上城墙。文多波纳——这座有着20万人口,金库内存储的400万金弗洛林,各棱堡上总共有48门火炮,军械库中尚有大量武器和数百门备用重炮的音乐之都对查理曼人敞开了胸怀。

查理曼人再一次创造了战争奇迹,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创造出足以载入教科书的经典战例。在亲手为自己的国家钉上绞刑架的最后一颗钉子之后,他们再也没能重现荣光。

45分钟后,防卫军第一发炮弹落在马奇诺防线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