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绝世白龙 > 第八百六十七章李忠信的野心

绝世白龙 第八百六十七章李忠信的野心

作者:星微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13:01:51 来源:258中文

对于约玛奥利拉的讲述,李忠信深信不疑,因为在这样的一个事情上,约玛奥利拉是不会说谎的,而且这样的一种说法说出来,对于他们的合作并没有任何的好处,但是,约玛奥利拉却是坦坦荡荡地说了出来。

一直以来,李忠信总觉得苏联的技术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他真就没有想到,苏联在电子通讯等技术上已经有了这样的一种成绩。

通过李忠信看的一些资料和杰米诺给他的资料,李忠信只是知道,苏联的70年代末投产的2С系列工控微机,广泛用于车铣加工中心、磨床、激光切割和线切割机床。

这种技术和机床的性能是中国没有的,按照人们的估算,中国的机床技术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无数年,只不过中国的工人师傅们比较肯干,而且还很能钻研,才让中国的机床设备有了一些发展。

李忠信心中清楚,动荡十年的时间,给中国带来的不光是闭关锁国,更是技术方面的失落,中国想要发展,那必须要把技术搞上去。

国家的一些部门,就好像是李成峰他们那些机械部的部长们,虽然积极在努力着,但是,收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国家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的福利待遇等等方面还是没有什么提升。

按照这个时代人的思维,给国家创造财富的人只有工人,工人是无产阶级的第一线,他们是最重要的。

科学家和科研人员的工资低,创作的动力就不高,而且在这个时候,经费都十分紧张,很多研究出来的图纸或者是推理论证都已经完成,却没有足够的金钱来对其进行试验。

试验成功了,是国家的,领导们都能够获得一些好处,科研人员却基本上没有什么奖励,反倒是制作出来的工人师傅的奖励多一些。

如果试验不成功,甚至还会因为这个事情受到处分,所以,一直以来,中国的科研人员对于制造新东西的积极性很低。

动荡的十年,知识分子们刚刚从那种被批斗中苏醒过来一些,还没有真正地感觉到祖国需要他们来进行研究全新的东西,再加上资金等等种种原因,中国的科研水平在这个时候明显落后于大多数国家。

要不然的话,李忠信也不会弄出来那么一个忠信科研基地。

李忠信还记得资料当中显示,其中的2С42-61/65使用МС1201处理器主要用于三轴联动用于车、铣床和钻床,2С85-62/63使用Электроника-60М处理器可支持5轴联动,用于镗铣/车铣加工中心和复杂设备控制。

而中国这个时候的机器当中,别说是五轴联动的设备控制技术了,就是三轴联动的设备技术都没有达到。

这个时候,中国的机床工业还停留在六十年代的样子,李忠信一直有一种想法,他这次到苏联那边,和那边巴姆洛夫斯基的领导见见面,他想要看看,能不能从苏联那边弄回来一些这个方面的技术。

哪怕是现在没有获得那个方面技术的可能,也是要入股一些公司,至少要结识一些苏联方面的专家和一些技术人员。

苏联过几年就解体了,到那个时候,从苏联那边弄一些技术,再弄一些人,绝对会让中国的车床方面的技术有快速提升。

这个事情呢!当然不仅仅只是车床方面的事情,还有很多技术和产品,都是需要他考虑到的。

这个时候,李忠信还知道,苏联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块超标量处理器“厄尔布鲁士2”,它被用于超算(苏联的m13超级计算机在这个时候运算速度曾排名过世界第一位)和苏联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顿河2相控阵雷达目标处理。

超算是一个,另外,苏珊娜.玛多延(С.Г.Мадоян),苏联晶体管第一人。二战后开始研究晶体管,发明晶体管仅仅比美帝晚几周时间,也就是说,苏联那边有相当强大的科研能力。

民用方面,李忠信相中的是苏联现在生产的玛瑙。这个玛瑙不是玉石类型的东西,而是在苏联生产了一系列的8位计算机。是苏联广播部委托,是在苏联的学校流行的微电脑。

这种微电脑在莫斯科1983年贸易博览会出现的,李忠信到这边以后,就有联合苏联这边的技术搞电脑。

这个时候呢!计算机是前苏联投资类产品中的主要门类之一,1986 年为预估约为48 亿卢布。苏联在这个时候,能大批量生产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并能生产高水平的巨型机和高档磁盘。

微型机是前苏联计算机发展的新领域,1985 年微处理机的产量突破60 万台,有5 家大型工厂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机。

计算机的硬件方面苏联十分成熟,但是,系统方面呢!和美国以及其他发达的系统还是没有办法去比。

李忠信觉得,他如果能够在苏联这边说服这边的人到中国去搞电脑的硬件部分,帮助他在中国开发电脑的中国人适用的软件和硬件,再加上和比尔那边达成的协议,那一切就相当完美了。

只不过呢!这个事情李忠信暂时也只能是想一想,想要做成这样的一种事情,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李忠信更是知道,这个时候的苏联,他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元器件生产者之一。1980 年以来,它已能批量生产基本电子线路中所需的元器件,尤其在集成电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很多不明就以的人觉得,苏联在半导体工业上十分落后,和发达国家没有办法比,这个呢!单纯地是相对美国和日本来讲。

针对美国cpu的“山寨”仿制说起来不太好听,但考虑到苏联在冷战环境下,无西方外援,无技术转让,就能完成微处理器的自主再设计和全部独立生产,就已经证明了它的半导体工业实力不弱。

苏联的半导体工业次于美日,这个是李忠信知道的,这次到莫斯科那边去,李忠信也有想要从苏联这边搞技术引入到中国那边,在中国开始生产电子元器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