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蜕凡化真 > 第196章 生不如死

蜕凡化真 第196章 生不如死

作者:半墨公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00:04:28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子名震,就成了王绊的学生。

不光皇上基儿喜欢这个半途进宫的宦官,太子也喜欢他。

他不像别人,总喜欢教育太子,唯有他对太子是有求必应,没事了还常常带着太子玩游戏。

他在玩中教太子识字。

后来,他搞个拆字游戏,把偏旁部首写在小纸片上,一人出一张,一直出到两张能拼一个字,就被赢家拿走。

太子渐渐就喜欢上这个游戏,上完课了,他就跟王绊玩这种游戏。

当然,王绊多数都是让着他,好让他有兴趣,十次倒有八次震哥赢。

有两次输了,也是王绊在用事实提醒太子震哥,要好好学习认字。

这样一来,太子就喜欢识字了,而且在玩游戏中,王绊还教太子一些字。

当时张太后见他这么教太子识字,倒也很欣慰,莲儿也很满意。

等到太子大些了,识字多些了,就开始组词。

把字写在卡片上,每人出一张,一直出到有两个字能组个词,又是赢家把组成词的两张卡片拿走,最后算谁的卡片多,谁就赢。

再后来,就把字写在卡片上,然后开始连句······

太子震儿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是突飞猛进,很得皇上基儿欢喜。

所以那个时候,宦官王绊还是受到众人称赞的。

就是因为王绊有文化,当初皇上基儿在第三年才决定要教宦官识字。

皇上想玩么,就尽量让内阁处理一些国事,把处理好了的文件让宦官拿给皇上审阅。

那个时候皇上主要还是要靠这些宦官为他办理一些私人事情,处理一些私人文件。

比如皇上想去乐坊那边乐一乐,找一些姑娘做做游戏,于是就让宦官去安排。

这样就能瞒过大臣了。

当然,还有处理私事比如没钱花了,让宦官出宫去花姐那里取银子,这都是宦官干的事情。

另外,宦官有文化了,会算账了,就会去花姐那里算算皇上该得多少红利。

马丫跟花姐说过,皇上要多少银子,都给。

为什么不给呢?!

现在马丫在花姐那里就等于设置了国库分库一样,马丫花银子,当然也得带皇上花银子。

马丫除了挣钱,马丫还从皇上那里倒腾些宝贝出来。

比如有一次马丫去了皇上那里,看中了皇上桌上的官窑里烧制的花瓶。

马丫记在心上。

过了一些天,皇上到马府游玩,马丫就跟皇上赌斗蛐蛐。

马丫说这回来点大注。

皇上基儿对银子没概念,管你来多大他都无所谓,但是皇上忘了他不能拿国库的银子跟马丫赌,他得拿私房钱跟马丫赌。

于是,皇上输了,马丫立马索要银两,皇上让身边的公公给马丫银子。

可没有那么多!

马丫就跟皇上提出,说皇上书房的那对花瓶不错,要不就拿那个抵押。

皇上又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那是世上绝无仅有价值连城,最后谈判好,马丫就给了皇上三千两银子,然后让宦官去把那对花瓶夹带了出来。

宦官在马丫这里,可没少得马丫好处,马丫三二百两一贿赂,马丫再没事了敲打敲打宦官,意思形同威逼利诱,所以皇上身边的宦官,那对马丫都是服服帖帖。

他们也都知道马丫以前的手段,轻易不去招惹这个皇上心目中的红人。

他们不敢在皇上面前告马丫的状,因为有过先例。

有个宦官在皇上面前说马丫的不是,结果,那个宦官便被调到了御马监去做杂役去了,永不得用。

王绊教太子震哥,还有一位玉哥儿,皇上基儿便让马丫去找个先生教他,他不好派翰林院里面的人去教,那样就等于泄露了。

马丫就想。

这得找个女先生,因为考虑到吴氏品性不太好,到时候她要是跟先生坐到一张床上滚被单去,那就要闹笑话了。

请了女先生,就住在马花府。

找个有文化的女先生不难。

那些落难的官员家里的千金,有的被没收在宫里服劳役,马丫就从她们中,选拔了一位品学兼优的姑娘出来。

这不光要有人,还得要银子,马丫是花了银子把这姑娘买出来的。

这对姑娘来说,她感恩戴德马丫。

要知道,在朝廷里那就得做苦力,而在马花府,她就是教皇子识字,这活也算够轻松的,生活可比一般的下人高多了。

对于先生,马丫批准她跟皇子玉哥以及吴氏吃一样的。

当然,这笔开支,马丫要算在皇上头上。

这可不是一笔小开支,这可是从国库拿出银子养活,这是绝密的。

马丫当然要大捞一笔。

比如原来只需要花费一万两银子,马丫谎报五万两,后来经过宦官来回跑腿费了一番口舌,最后以三万五千两搞定。

马丫说了,这就跟生意一样,总得让皇上基儿讨价还价吧!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对于皇上来说,马丫要这点银子不贵。

皇上基儿还价,那是因为他也知道马丫会谎报,就打折一半,然后再让马丫还价。

这是件有趣的事情,皇上乐于跟马丫谈判。

马丫拿了银子后,还在皇上基儿那里要人情:“皇上,您也就是碰到我马丫好心肠,要是换个人试试?您说您在外面花,花了个皇子还放在我这里藏着掖着,还得要我给您跑前跑后,我图啥?我也就是看在我们多年交情的份上!”

马丫大胆的言谈,皇上基儿早已习以为常,他也就一笑了之,他知道马丫鬼得很!

好了,为了让情节紧凑,不能写成流水账,我们让时间过得快点。

皇上基儿至此也没啥可说,他做他的皇上,他还是喜欢斗蛐蛐,他还是喜欢去找那些花楼里的姑娘玩游戏。

当然,在他当政期间,国泰民安,也没什么事情发生。

该打的仗要打,但相对于福康时期来说,那都是小打小闹,不值一提。

皇上基儿跟马丫还是一如既往地好搭档,马丫利用皇上基儿的皇权,在户部与工部里大肆敛财。

到洪德十年,马丫已经从皇上基儿那里得了好多宝贝,俗称古董字画,稀世之宝。

用马丫的话说:皇上,您那宝贝给我也玩两天。

等到宝贝到了马丫这里,也就有来无回了。

真是奇怪的秘密。

但是要论起来,皇上是真的喜欢马丫,真的把马丫当成朋友了,要不然,马丫的脑袋怕是早就落地了。

好了,关于皇上基儿,咱们要跟他说永别了,因为在他身上,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时间往后移到洪德十年,皇上基儿在得病医治无效后去世,终年三十有六。

皇上基儿患的是什么病呢,不用问,就是他荒淫无度没有节制。

道士给他用了丹丸,那玩意长期服用,不要了他的命才怪。

福康帝都死在这上面他能不死?

想当初,马丫为了他少生孩子多多接触美女,便让道士把这丹丸炼给皇上基儿用,基儿也就在享乐中去了。

得到皇上基儿驾崩这一消息,马丫心里还是隐隐作痛的。

他们虽然是敌人,但是处了这么久,皇上基儿确实对马丫不错。

但是,马丫不糊涂,马丫不是小女人,不会太在意这已经不能继续下去的友情的,得办正事要紧!

马丫在第一时间让花姐把皇上基儿驾崩的消息传给冯清卉,让冯清卉的手下传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马丫的哥哥那里。

马丫告诉哥哥,他的儿子将要登基做皇上了,他们这一支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了。

马丫哥哥那天是乐疯了,他差点在酒后就把这个秘密告诉那个花楼娶来的小妾。

幸亏他身边有个老妈妈提醒。

而这个老妈妈,那是跟了马丫哥哥多年了,她年轻时也是功夫了得的。

如今就伺候在他身边,马丫要她常常提醒他,不要得意忘形。

好了,皇上基儿驾崩,临终前有遗言,要求太子继位后,国事需听祖母意见,要多与祖母商议后再做决定。

皇上基儿临终传旨下去,他驾崩后,一切从简,藩王恪守封地,保证封地安全,远的比如云南四川福建贵州等边远地区的官员,不必进宫吊孝。

皇上要求各地官员,安抚百姓,要以生产为要,以求国泰民安······

皇上基儿又在临终前,让在花府的吴氏玉儿母子搬进宫里,赐吴氏为贤妃。

至此,吴氏获得了正式名分,她对当年马丫是感恩戴德。

太子震哥继位后,二月,并封了这位从未谋面的弟弟玉哥为陈王,留在北都。

为什么要把玉哥留在北都呢,是因为太子年岁太小,他也就这么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他得有个伴儿了。

再说,这个决定,也不是皇上震哥决定的,而是太皇太后张氏决定的。

张氏成立了一个集团,这个集团,基本是以皇上基儿在世的领导班子为底,让他们辅助年幼的小皇上。

大臣们在朝会上,都建议太皇太后垂帘听政,这一建议被张氏拒绝。

当然,张氏拒绝的理由就是,有违祖制。

想当年太祖皇上在位时就说过,后宫女人不得干政。

跟太祖皇上感情那么好的马皇后,她也没有干涉朝政。

当然,她倒是救了几员大臣,而且,当皇上要对当年苏州首富下手的时候,也是马皇后在太祖皇上面前为之求情,太祖皇上才对其从轻判决的。

太皇太后没有垂帘听政,之所以这么做,因为她知道,她已老了,不知哪一天就一命呜呼了。

要是她走了之后,皇上还是年幼,那垂帘听政的大权岂不要落到太后莲儿手里?!

这很危险,因为莲儿毕竟年轻,她才三十多岁。

要是她也像武后一样独揽大权,那朝廷就很可能改姓了。

所以张氏深谋远虑,她拒绝了大臣这一提议。

但是对于朝政,先皇基儿有言,要皇上多与太皇太后张氏商议后再做决定。

所以事实上,张氏依旧掌握了朝廷大权。

原来的太后党终于占了上风。

皇上震哥做了皇上后,自然要用自己的身边人,一朝天子一朝臣么。

就这样,皇上震哥用了王绊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王绊走到了前台来了。

这一提拔,也很正常,大臣都觉得这不足为奇。

谁还不用自己最信任的人呢?!

张氏起先考虑的是,皇上年幼,等到自己带皇上一个阶段,如果她哪天蹬腿了,起码皇上身边会有贴心的人时常提醒皇上,权利不能落到还年轻的太后莲儿手中。

太皇太后放心的是,马丫被自己赶走了,要是马丫不走,太皇太后那真的是焦心啊。

太皇太后甚至都怕马丫把自己早早送去天国,这事不够马丫这样的人干的!

太皇太后对于皇上身边的人,也常常敲打。

特别是王绊,没事就把他叫去骂一顿。

王绊诚惶诚恐,有时候他都不知道太皇太后为什么要把他叫去骂一顿,他也没做错什么,他在皇上身边一直兢兢业业谨小慎微。

王绊就想,这太皇太后也五十多岁了,怎么对自己忽然脾气就大了呢?她以前不是认可自己吗?!

有一次,王绊差点吓尿了。

那一回,太皇太后指着王绊的鼻子骂,骂他狗奴才可知罪?要把他拉出去砍了。

太皇太后说完,她身边的女官刀就架在了王绊的脖子上,吓得王绊跪在那里痛哭流涕,求太皇太后饶他狗命,他愿意去干最脏最累的活。

当时小皇上震哥也跪在太皇太后的面前,请求她给王绊一次机会。

张氏叹息一声,便放了王绊,依旧让他官复原位。

要不然怎么办?!她对别人说,总得给皇上面子吧?!

事实上太皇太后也就是吓吓王绊!

王绊从此在皇上身边,不敢有丝毫造次,他上传下达,对内阁大学士,那也是规规矩矩恭恭敬敬,让人看上去觉得他还行,很谦虚。

但是在王绊的心里,那颗隐藏着的心一直就没有安分下来。

只是他面前有个太皇太后阻拦,用他的话说,这个老不死的······

老不死的张氏从来就没忘了这个宫里最大的宦官头子,对他从来都没有好声气。

用小宦官的话说,王大人见到太皇太后,那腿就不自主地抖起来,估计是上回被太皇太后身边的女官用刀架在脖子上吓出的后遗症。

关键是,王绊从来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他经常被人叫去挨了张氏一顿臭骂。

为此他不知当着太皇太后张氏的面扇了自己多少耳光。

王绊的心苦啊。

皇上震哥心里也是过意不去。

有一次,他对王绊说:“唉,你跟着我,也算是倒霉了!”

王绊便在皇上面前,卑躬屈膝道:“奴才愿为皇上肝脑涂地,奴才的心是血红的!”

这样的话,王绊不知说了多少回。

有时候他谨小慎微地在皇上跟前,表示他这条命不知什么时候就没了。

因为王绊在宫里老是被张氏骂,不知什么时候老佛爷一发火,他的头就落地了。

王绊被骂,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宫里的人都知道。

内阁大臣们都觉得太皇太后对王绊有些过分。

有一回太皇太后召见了内阁成员,跟他们闲聊时,提到祖制,提到宦官不得干涉内政。

太皇太后希望自己不再的说话,内阁大臣多多约束这些宦官。

他们从太皇太后这里出来,才明白王绊为什么老是挨骂。

太皇太后这是擒贼先擒王啊!

她把权力最大的太监王绊拿下,没事就把他叫来骂一顿,是想让他心里有畏惧,不敢胡作非为。

其余的宦官见了王绊如此,他们更是不敢有丝毫的弄权。

在太皇太后辅佐皇上震哥期间,也杀了几个宦官,对他们都用了极刑,这也震慑住了那些宦官们。

然而,有一点是先皇基儿没有想到的,就是他在位期间,让宦官们学习文化,这对朝廷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文化这东西,它可是双刃剑,主要看谁来用。

像王绊这样的人,他本来就不甘平庸。

既然不甘平庸,那就得做一番事业。

在宫里要想做一番事业,那就得掌权。

可如今,王绊掌权了,可他每天都好似在刀尖上行走,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被太皇太后叫去骂一顿。

他在那五六年里,最怕的就是有宦官传他:王大人,老佛爷传您觐见。

每当听到这句话,他的心就冰凉冰凉,他的腿肚子都不由自主地在发抖,他去太皇太后的宫里的路上,想想自己近些天来又做了哪些事,有没有干过缺德事。

他每次总觉得自己的事情没错分毫,可是每次去,就得挨骂,莫名其妙地挨骂。

甚至皇上做错了事,太皇太后除了给皇上纠错,就把这事怪在了王绊头上。

那个时候的王绊,如果容许的话,他真恨不得还是回去教书去。

都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而王绊的心里是凉凉。

他敢反抗太皇太后吗?他即便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都说伴君如伴虎,他没伴着太皇太后,这头母老虎没事就颠颠他。

他就像母老虎的猎物,母老虎用爪子没事就叨他一下,王绊真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

妙书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