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关 > 468.人口的变化

九关 468.人口的变化

作者:艮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14:39:51 来源:258中文

而另外一位便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了,为了让自己的在位时间不超过自己的祖父,乾隆皇帝在自己登基六十年之后宣布退位,然后让自己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来担任自己的位置,但咸丰皇帝并没有获得真正属于皇帝的权利,乾隆退位之后,作为太上皇,继续掌管全国朝政,咸丰皇帝只不过是一个橡皮图章而已,直到乾隆皇帝身死,咸丰皇帝这才真正掌握了大权。

这直接导致在乾隆皇帝在世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去搭理咸丰这位真正的皇帝,可想而知,这五年的时间里,咸丰皇帝的心里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巨变,作为太子憋屈也就算了,毕竟历任太子都很憋屈,但是作为皇帝还要憋屈,可想而知这绝对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毕竟中国是一个帝制国家,皇帝是这个国家的最高领袖,一般来说,他的权力便是最大的,但是咸丰却没有享受到任何有关皇帝的权力,所有的政令全部来自他的父亲,朝臣们也都只会前往父亲的宫殿汇报工作,或许乾隆死后,咸丰皇帝立刻下令诛杀和珅,甚至连给和珅准备的时间都没有,也跟这件事情有关吧。

并且在此之后,多次将乾隆皇帝时期的大臣以各种名义处于刑罚,不得不说这也是乾隆皇帝留下的祸患,其中不乏许多才干出众的大臣,这也让清朝在此之后开始急速衰落,与乾隆皇帝当时的作为,不无关系。

这两次事件在历史上都非常出名,也从中可以看到,当一个集权国家开始出现两个领导者的时候,国家会有多么大的危难,而赵祯在退位之后,却严格的遵守了国家默认的理念,除了赵昕来询问他之外,基本没有在朝廷政令上提出过自己的意见,要做到这一点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君不见即便是如今的共和国,许多退休的老干部也经常喜欢写信跟在任的领导汇报工作么,他们这么做,当然不排除是真的为民请命,想要利用自己在政府工作中的威望,发挥一下余热,替老百姓做些事情,可更多的情况则是为了彰显自己如今还在政府之中有着影响力,让别人尊敬他而已。

人走茶凉,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可只有真正体会过才知道其中的凄凉,尤其是对于长期在政府从事工作的中老年人来说,到了这个年纪,他们一般都爬到了比较高的位置,身边无论何时何地都拥护着一大堆人,但在这个时候,他们也到了要退休的年纪,而往往在这个时候,人就开始患得患失了,还没退休的时候倒还好说,毕竟没有体会过其中的落寞,所以还能说些大话,比如说自己要含饴弄孙了,要去国外旅游了,要去过快意的日子了。

可等真的退休了,再也没有群众来叨扰他了,再也没有下属来早请示,晚汇报了,落寞的感觉立刻便会袭上心头,这种感觉是很折磨人的,毕竟在此之前,你还是掌握一方大权的重要官员,可等退休之后,你会渐渐发现你被朝局抛弃了,很多人开始只在过节的时候再来找你了,即便在政府之中还有人脉,可因为你已经退休了,手中没有了对等的权利,讲起话来便也改变了态度。

原本可以正大光明的跟别人开条件,而如今则要开始赔上笑脸了,那些原本自己培养起来的亲信,如今你却要笑脸相迎,不能再给他们坏脸色,甚至有的时候开些过分的玩笑,你也要接下来,这种感觉,无疑是让人说不出的,而这些也仅仅只是普通官员而已,赵祯可是一个国家的领袖,从皇帝的位置退下来,他的心里感受如何,显然不是常人所可以理解的。

而这段时光,也只有他自己能够清楚明白,你能说他没有落寞过吗?这是不可能的,任何当权者,当他离开这个圈子的时候,或许会有庆幸,但更多的还是落寞,毕竟这个圈子,可真的是太热闹了,也太让人着迷了,一个头衔,便能让千万人向你跪拜,把你当做神明一样崇拜,世界上哪里还有这样的事情啊,赵祯必然是会落寞的。

但他并没有把这份落寞变换成争夺权利的动力,而是把这份落寞深深藏在了自己的心底,甚至连张扬都没有一刻,这从他从来没有主动找过自己的儿子,谈论政事就可以看得出来,要知道,赵祯作为一名在任超过三十年以上的皇帝,其实根本就不需要如此,在任期间,他可以算得上是整个宋朝最长的,他有着丰富的执政经验,再加上他还是赵昕的父亲,这让他无论从资格上还是经验上,都有着十分充足的理由去跟赵昕谈论政事,甚至是教导他在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取舍。

甚至从某一个角度来说,这应该是他的责任才对,毕竟对于一个新皇帝来说,政治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而他只是一个政坛上的雏鸟而已,虽然他握有最大的权利,可在为人处世上,他是根本不可能跟朝堂之上的这些老鸟们相比的。

要知道,皇帝有智障的,可大臣们却都是整个社会上最聪明的一批人,他们经历了严格的科考,然后在大浪淘沙之中,在万千同类之中被选择出来,然后成为官员,但这还不足以让他们立足朝堂,等他们获得了为官的身份之后,还需要在地方上,或者是朝堂之上的各部门中担任简单的工作,从基础一步步走起,等能够登上这庙堂之上的时候,大多数已经在这纷乱的朝局中混了将近十年以上的时间了。

可以想象,经历过如此腥风血雨之后还能够站在朝堂之上的,到底都是些什么人,无论好坏,他们必然都是一些十分精明的人,毕竟官场是世界上最为险恶的地方,因为这里集中着全天下所有的权利以及财富,而越是财富和权利集中的地方,黑暗和**必然会随影而至,这是必然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在哪里,人们就越会往里面钻,其中能够胜出夺得权柄的人,没有一个是笨的,必然是人中龙凤,是经过了无数种打击之后才诞生的人才。

面对这样的人物,赵昕却只不过是一个刚刚担任皇帝的初学者而已,对于这些官员们来说,根本就是小孩子一般,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赵昕初掌大权的时候,便做出了一件很让人感到惊讶的事情,那就是激化了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的矛盾,虽然最后以保守派的退出而告终,但这主要是因为在徐清的帮助下,事情才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而已,要不是徐清快速收拾了场面,赵昕所引发的这场动乱,必然会给宋朝带来难以想象的政治灾难,说不定会波及到朝局的稳定也说不定。

在那个时候,赵祯难道看不出自己的儿子这么做,其实是很容易出事情的么?

赵祯当然明白,甚至他很清楚的知道,赵昕那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可最终他却选择不说,让赵昕一个人去独自解决,无论是他拜托徐宁去找徐清,还是他用其他的方法去处理这件事情,他都选择了信任赵昕,并没有用自己的身份去告诉赵昕,他应该怎么做,应该去下达怎么样的命令,其实按照道理来说,这应该是赵祯应该去做的才对,他有着十分充足的理由去干涉。

再加上在那段时间,无数的保守派官员天天找各种理由来到赵祯的宫殿前,希望赵祯能够接见他们,这对于一个退位的皇帝来说,只要他有心,借着朝臣们的这股力量,重新掌握国家大政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但赵祯却选择一概不见,将朝局完全交给了当时才刚刚十五岁的赵昕,让这样一个孩子去独自承受一个国家带给他的压力,从这一点上说,赵祯甚至有那么一丁点残忍了。

但他却依然那么做了,就是因为在赵祯的心中,一位帝王的权威要更加重要,它甚至要超过父子亲情,朝局的动荡以及个人的得失,因为后者即便丢失,对于国家的损害也不大,而若是一个国家同时出现了两种声音,那么必然为这个国家的未来埋下深重的隐患,对于这一点,赵祯认识的非常清楚,所以自从退位那一刻起,赵祯便不再参加任何政治性的活动,除了每年到了节日时节出来一趟于民共乐之外,大多数时间便待在自己的宫殿里,就是为了防止自己的权威影响了赵昕的地位。

直到最近几年,随着赵昕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之后,赵祯这才偶尔会召见赵昕跟他聊聊家常,有时还会聊上几句有关当今时局的事情,在此之前,两人之间见面的机会都不多,帝王之家,明明是生生父子,但却为了要避嫌,以及为了给赵昕树立威信,直让两个人在几年的时间无以行孝道,不得不说,光是这样一份魄力,赵祯就无愧于仁宗这个称号了。

这一次赵祯让赵昕来到了自己的寝宫,父子两人聊了几句之后,赵祯便把话题说到了毛戡鉴的身上,几年时间的从政经历,在血与火的锻炼中,如今的赵昕已然不是当年那个粗糙鲁莽的热血少年了,父皇几句话之间,赵昕便明白了赵祯的意思,但他却并没有为毛戡鉴多说什么,而是应下了这件事之后,便继续跟父亲聊起了其他的事情来,比如说自己兄弟姐妹的婚嫁,还有如今国家的发展大局,以及军事上的建设。

至于毛戡鉴的事情,其实赵昕心中也有一杆秤,他十分清楚的知道,将如此大的一片土地交给一位外臣去控制,并且所有大权集于一身到底有多么的危险,当年之所以会让毛戡鉴担任新大陆的总督,一来是为了褒奖他对于大宋所立下的功劳,二来也是没想到新大陆的发展条件竟然会那么好,短时间内人口的增长速度就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

在赵昕原本的设想中,如今的毛戡鉴三十五岁,按照这个时代人们的平均寿命来计算,毛戡鉴最多也就只有二十年的时间好活,如果算上他如今作为贵族的身份,可以获得很好的生活对于,就算再加上十年的时间,也只不过是三十年而已,在赵昕和他的团队的估算中,这三十年的时间,最多就是让新大陆的汉族人口增长到一百万而已,这个数字是赵昕完全能够承受的。

毕竟就算大权独揽,也要看他所拥有的力量之和到底有多么,若是一个一千万人口的地方,让一个人大权独揽,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别说赵祯不答应,便是赵昕也根本就不可能答应,但要是一个一百万人口的地方,便是大权独揽又能够怎么样呢?根本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即便他有着其他的小心思,凭借宋朝强大的国力,想要解决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问题。

但新大陆的发展却超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其中也包括徐清这个穿越者,他虽然知道宋朝人口众多,移民速度必然会比当年的欧洲要快得多,要知道当年的欧洲,移民美洲的历史可谓是非常的漫长,法国用了整整五十年的时间,整个路易斯安那地区法国人口也仅仅不过十万而已,这还是花了五十年的时间才做到的,英国人则更加稀少,北美十三州,从十六世纪开始被英国人殖民,到十八世纪宣布独立的这一百五十多年间,人口才增长到一百万而已,宋朝虽然国力昌盛,且造船能力要强大许多,可也没有能力达到如此之高的移民速度,这是开始的时候徐清都不敢设想的场景。

可现实却证明,有的时候人类的想象力确实不如实际情况来的更加让人瞠目结舌,当人们以为毛戡鉴到死新大陆人口也不可能超过一百万的时候,铁甲舰开始进入了民用领域,这一航海利器的发明,让移民速度相比起以往来说提升了无数倍,再加上现在铁甲舰的改造越来越快,无论是速度还是载重,又或者是载客量,都已经今非昔比,以这样的速度继续下去,到毛戡鉴死的时候,新大陆的人口应该是早就超过五百万以上了,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