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装甲咆哮 > 第二十六章

装甲咆哮 第二十六章

作者:千纸鹤会飞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5 18:27:52 来源:258中文

隔年的正月,京城还处在浓烈的新年气氛里,四处庙会不断,人群熙攘。也有不少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趁着庙会在京中交易。

同时,从蒙古高原上也传来了好消息。

朱翊深与瓦剌的可汗阿古拉达成和议,瓦剌同意暂时不干涉奴儿干都司的事务,只要李青山退兵,并且要康旺许诺约束都司各部,不再到瓦剌的边境掳掠。

为表诚意,阿古拉也愿意派使臣团,随朱翊深返回京城,商谈修好之事。

端和帝阅览朱翊深的上书,言词之间的分寸拿捏得刚刚好,只是客观地阐述沿途的所见所闻,还有与阿古拉会面和谈的情节,大事都请圣裁,绝不越俎代庖。这次十人的护卫队中,其实安插有端和帝的眼线,那人也会定期将朱翊深的行踪传回来。他所言与朱翊深所报,并无太大出入。

只是那人的禀报比朱翊深的更加详尽,提到此次阿古拉之所以松口愿意和谈,完全是被朱翊深的个人能力所折服。朱翊深一行甫入蒙古高原,就被大王子呼和鲁率兵团团围住。呼和鲁善战,想给朱翊深一个下马威,蒙古的骑兵骁勇却被朱翊深仅有十人的侍卫队所牵制。

入了王庭以后,阿古拉对朱翊深也是百般刁难,但都被朱翊深逐一化解,弄到最后两人还直接称兄道弟起来。阿古拉还邀请朱翊深留在草原,参加三月的成吉思汗纪念节。

这些,都是朱翊深在奏章上所没有说的。

端和帝忽然有些后悔派朱翊深去出使瓦剌,一旦朱翊深与瓦剌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关系,等于又给他加了一道免死金牌。

他这个弟弟少时为苏濂的爱徒,又常跟随先皇身侧学习政务。说句不好听的,朱翊深对举国政务的了解程度,还多于他这个原本只呆在山东封地的鲁王。这样的人,若为臂膀,必定能助他稳定江山,但是他怕朱翊深。

他内心对朱翊深的恐惧,甚至超过了瓦剌和东南沿海的海盗。

端和帝站起来,负手走到窗前。又是一年,紫禁城被茫茫大雪所覆盖。他站在这至高之处,却也是胆战心惊,殚精竭虑。在先皇的九个儿子之中,朱翊深虽然年纪最小,却天资最高。前面的八个儿子连同他在内,或有勇无谋,或优柔寡断,或贪婪好乐,都不是为君的人选。

这皇位,原本应该是朱翊深的。若不是宸妃出身过于低微,先皇一直有所顾虑,早就立朱翊深为皇太子了。

端和帝在为鲁王时,曾梦到朱翊深为帝,屠杀了他全家。他自己的儿子,头颅被砍下,被朱翊深提在手中,血涌如注。他怕梦境成真,于是趁幼弟羽翼未丰,铤而走险,联合徐邝夺了皇位。

端和帝想除掉朱翊深,做梦都想。但朝中有苏濂在,还有那些顽固的老臣,明里暗里地护着他,无法肆意动手。所以将朱翊深派去出使瓦剌,原以为有去无回,却被他屡屡化险为夷。难道,这就是天命?

他记得从前进京的时候,偶然听到先皇请进宫内的一个高僧给朱翊深算命,所批的命格是:飞龙在天。

先皇大喜,厚赏了那名高僧。从此对朱翊深更加喜爱。

端和帝不服!他身为长子,比朱翊深大了十几岁,母亲出身高贵,为何要向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俯首称臣?他非要与天斗,与朱翊深的天命斗,他要看看,到底谁才是真龙天子,谁才配龙袍加身!

端和帝吐出一口气,那气息升腾成白雾,融入漫天的风雪里。

刘德喜看到皇帝站在窗子边,窗户洞开,连忙取了件大氅披在他身上:“皇上,这么大的风雪,您可别染了风寒。奴叫人将窗关上吧?”

“刘德喜,朕这个皇帝,做得好么?”端和帝喃喃问道。

李德喜不知皇帝今日是怎么了,便笑着说道:“皇上为百姓社稷鞠躬尽瘁,当然是个好皇帝。”

端和帝失神片刻,转身回到宝座上,拿起笔批阅奏折,再不发一语。

雪连续下了两日,若澄趴在窗台上看雪,雪花如鹅毛般,裹挟寒风,院子里的几棵树都被压弯了。

京城已是如此,远在蒙古高原,应该更加寒冷吧?也不知道他现在如何了。

“澄儿,你的信来了。”沈如锦从门外进来,看到趴在窗前的少女,神情微愣。

不知从何时开始,那圆圆的小姑娘有些开始拔节了,个子长高了不说,一头乌发披肩,下巴也开始慢慢变尖,加上本就漂亮的五官,渐渐开始展露了惊人的美貌。

若澄回头看到堂姐发愣,以为她身上有什么不妥,低头看了看:“怎么了?”

沈如锦回神,微微笑道:“没什么,你的信。好像是王爷寄来的。”她挥了挥手中的信件,若澄连忙去拿,看到那熟悉的字体,脸上不禁露出笑容。这是她能确定他平安唯一的凭证了。

沈如锦坐在屋中,给自己倒了杯水喝起来:“我听二哥说,瓦剌的可汗很喜欢王爷,留他在草原上待到三月。等王爷回来,最快也要到秋天了。”

若澄低着头,脸上有沮丧之色。

沈如锦拉着她坐下来,笑着说道:“瞧你这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等心上人呢。……澄儿,你真的只把王爷当作哥哥吗?”

若澄一怔,捏着手中的信,不知如何回答。

她一直是把朱翊深当做哥哥的,可那日听了绣云的话,还有素云后来的一番解释,她心里起了微妙的变化。

她一直觉得自己能活在世上,是受了娘娘的大恩,因此娘娘的希望也是她的希望。从前她觉得朱翊深不喜欢她,杀了她贴身的太监,她心中对他也没有一丁点怨怪,还是想找机会报恩。若娘娘希望她跟朱翊深在一起,她也会努力去做,不管是为奴为婢或是为妾,只要他不嫌弃她。

但现在她还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一切得等他回来再说。

当然这些话不值得对沈如锦说,便笑了笑说道:“自然是视作兄长。”

沈如锦执着她的手道:“那我以后做你的嫂嫂如何?”

若澄吓了一跳,仔细看沈如锦脸上的神色不似玩笑,小心问道:“姐姐喜欢王爷?”

沈如锦与朱翊深不过见了一面,要说有多喜欢也谈不上。原本只是觉得他风姿出众,比朱正熙强了不少,加上近来沈安序给朱正熙伴读,又从朱正熙那里听回不少关于朱翊深出使瓦剌的事情,难免就留心了起来。

若澄见沈如锦不回答,迟疑说道:“昨日大伯说让姐姐与那李家公子相看……”

“相看什么?李家不过是书香门第,在朝中无权无势,家还在太原。我若嫁去,以后可就难见到父兄了,还不如就留在沈家。”沈如锦言语之中尽是对李家的不屑,又抓着若澄的手说道,“澄儿,你陪我去如何?”

若澄想人家李公子要看的是沈如锦,她跟去不妥,沈如锦又哀求道:“我也不知道他这个人如何,你就跟我去壮壮胆。到时候我将隔壁的雅间也定下来,你在里头等我便是。我与他说清楚就走,用不了多少时间的。”

若澄禁不住沈如锦再三哀求,只能点头答应了。

沈如锦走后,若澄方才仔细看朱翊深的信。她刚才捏的时候,就发现里面有什么东西,倒出来一看,是一块雕刻着凤凰的红色石头,顶端还钻了个孔,似可以穿绳挂戴。

信中朱翊深照例介绍了近况,最后写道:“偶然得到一块鸡血石,状似凤。记起你属酉鸡,近来雕成,随信寄赠,望喜欢。三月必归,勿念。”

若澄握着那块鸡血石,仔细打量。这是他亲手雕的吗?他竟然还会这个。

凤皇于飞,翙翙其羽。她脑海中不知道为何浮现这句话,迅速地摇了摇头。又跑到妆台那里,裁了一段红绳,穿过鸡血石戴起来,刚好贴在心口的位置。

那鸡血石染了她的体温,越发地温润。

过了两日,沈雍定下了沈如锦与李公子相看的日子。沈如锦来若澄这儿借头面。若澄的很多首饰都是从前在宫里的时候,宸妃娘娘专门给她打的,价值连城,镶嵌东珠或者宝石。若澄觉得自己年纪小,还衬不起这些东西,因此都交由素云和碧云保管。

沈如锦来挑首饰的时候,看到那些闪闪发光的头饰和耳环,眼睛都看直了。最后挑了一套珍珠的借走。

碧云将锦盒收起来,忍不住嘀咕道:“不是说看不上李家公子么?还要借姑娘的头面做什么。”

若澄正在看字帖,闻言笑道:“兴许只是想打扮得好看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你就别那么小气了,她是会还回来的。”

碧云撇嘴道:“她要是不还,奴婢铁定去找她要。这些都是娘娘给姑娘存的嫁妆呢。”

若澄笑着摇了摇头,也不打扰这个财迷清点首饰入库。素云将若澄不能穿的衣服搬出来,足有半人高,说道:“姑娘近来长了不少,这些旧衣裳统统都太小了,得唤绣娘重新来做两身新的,否则出不了门。”

若澄应声好,又专心看字帖,这些打扮的事情,她从来不怎么在意的。

到了日子,沈如锦来邀若澄一道出门。她着实好好打扮了一番,不同于以往素净文雅的风格,真可谓是珠光宝气。她们到府前上了马车,马车驶向位于城西的望云楼。

望云楼与老字号的鹤鸣楼不同,是最近才在京中兴起的酒楼。规模自然没有鹤鸣楼大,但重在新开,环境也雅致,菜品亦是可口实惠。因而受到了平民百姓的青睐。

李垣特意选在望云楼还有一个原因。他昔日在白鹿洞书院的同窗叶明修就住在附近。他奉父命不得不与沈家姑娘见面,顺道拜会一下这位昔日的同窗好友。

听说他在苏家的族学里头教书,而那位沈家姑娘在女学上学,也想从他这里打听一些消息。

叶明修今日无课,在家中百~万\小!说。听阿柒说有访客,十分意外。

李垣提着两壶酒进来,脸上笑盈盈的:“叶兄,好久不见了!可还记得小弟?”

叶明修站起来,说道:“明嘉?你怎么会来京城。快请坐。”在白鹿洞书院的时候,李垣对叶明修十分照顾,常常将自己的吃食和用具分给叶明修。叶明修这个人爱憎分明,对有恩于自己的人,向来记得很清楚。

李垣将酒放下:“小弟记得贤兄爱喝桂花酿,特意送两壶过来。还请恕小弟唐突登门拜访,实在是家中父亲逼得紧,要小弟去相看一名女子,这才来叨扰兄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