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这个修士很危险 > 第1521章 磨合和融合

这个修士很危险 第1521章 磨合和融合

作者:想见江南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16 13:01:48 来源:258中文

陈禹和杨素倒是都有些错愕。

海洋,对于这个时代大多数的人来说其实是陌生的。

华夏从炎黄开始,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陆地民族,对于华夏来说,更倾向于脚踏实地的向前走,而不是走向波涛汹涌、一切由天的苍茫大海,所以陆上丝绸之路也会先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而海上丝绸之路的出现,也并不是华夏主动的寻求和外界通过海洋进行贸易,而是因为北方向西北去的道路都被封锁,所以华夏只能通过这个方式向外拓展,乃至于通过这条道路来获取财富、维持整个国家的运转。

所以在杨素他们的心中,大海是陌生的、甚至很多内地人都没有见过大海,所以他们不相信大海是一条可以让他们顺利通行的道路,反倒是认为这是无法逾越的天堑。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大汉海军的操船技术以及工部的造船技术,而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海洋,所以他们不相信海洋和老天。

大海,作为一个不错的选项,却被忽略了。

“运送粮草的船队没有必要直接横渡南海,”李荩忱补充了一句,“只要能够沿着海岸线南下抵达象林和卢容就可以,同时九真和交趾等处其实也都可以通过这种办法把番禺郡的粮食转运过去,这样就可以避免我们的粮食受到扰袭甚至被劫掠。”

交趾偏远,每一车转运过去的粮食都意味着背后有几倍于此的消耗和十数人乃至于数十人的付出,一旦受到袭扰乃至于出现损失,等于这些人的付出和之前的消耗都付之东流,长此以往,尤其是在汉军还不能掌握整个交趾和林邑控制权的情况下,这种损失一多,就算是大汉再富足,也承受不住,更何况大汉还不能用尽全力,北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宇文宪。

而相比之下,从海上如果顺风顺水的话,不但路上的消耗会减少,而且还能从根本上避免粮食被劫掠的可能,并且沿着海岸线南下,也能够避免上次海军登陆象林时候遇到的大风雨导致的迷航,毕竟运送粮食的船只,无论是船体结构硬度还是适航性上,都不能和专门打造的海军战船相比。

“臣会尽快落实此事。”杨素果断的说道。

“告诉李询和罗毅,朕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留给他们荡平南方,而且就算是朕有时间,南方天气诡变,谁也不知道老天会不会看着我们把这一场战斗进行下去,因此能够尽快就尽快。”李荩忱补充一句。

“臣遵旨!”

看着杨素等人离开,李荩忱轻轻呼了一口气。

至少南方的战局还没有沦落到真的无可挽回的地步,甚至一切都还在大汉的可掌控范围内。初次遇上这样的对手,会有一些小挫折也在情理之中,李荩忱倒是并不希望自己的军队每一场战争都会顺风顺水,只有多经历挑战,才能锻炼将领们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

毕竟之后等待大汉的战争,还多着呢,其中也少不了和诸如林邑人这样异族的战斗。

大汉现在的兵法谋略实际上都有一些局限性,就算是武圣孙子也无法料到世上还会有那么多的战法,尤其是随着火器的列装,大汉算是逐渐迈入热兵器时代,之前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思路就应该进行改良了。古人的作战思想即使是到了千年之后的现代也是有参考和学习的价值的,因此作战思路只是改良,而不是丢弃。

这也是李荩忱现在想要引导大汉的将领们去做的。

诸如把目光从陆地转移到海洋上。

看着杨素等人的背影,李荩忱相信刚才自己的一番提点,杨素等人应该会有所领悟。

李荩忱喜欢任用和提拔年轻人,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自己也是年轻人,更因为年轻人的学习能力更强、也更倾向于革新。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只有年轻人才能更快的摒弃传统的思想,去努力接受新的事物。

缺少的经验可以继续培养,但是缺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那就没有办法培养了。

这一次南方之战,李荩忱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控制南方,而在于让大汉军事系统进行一次从上到下的磨合,在这之前,大汉的军队虽然军规严格,但是组成却怎么看都有些混乱。

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归属于不同的队伍,而李荩忱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将对自己队伍的归属感转变为对整个大汉军队的归属感,之后更方便李荩忱进行军队制度的改革和军队的调动。

另外火枪在大汉军队之中的列装意味着汉军将士必须要尽快接受这种新鲜事物,并且学会如何和火枪手配合作战。没有什么比来一场实际的战争更能够起到这个作用的了。

相同的道理也体现在陆军和海军的合作上。

这些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合作,将会加深各个兵种对于自己工作和职责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完成协同作战。

协同作战,这就是李荩忱之后留着对付宇文宪的撒手锏。

同时通过这一场战争,也是为了让南中、岭南各部尽快的融入大汉军队,毕竟在这之前,他们虽然保持有汉军的编制,但是更像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这样会给动乱埋下隐患,只有让这些军队彻底融入汉军的体系之中,才能确保他们和汉军一样忠诚于大汉,而不只是忠诚于他们的酋长或者某个将领。

大汉的军事体系是整个大汉制度之中最先进行改革的,但是当时受制于现实需求,改革进行的实际上也不算彻底,归根结底现在大汉还是奉行的各个将领统带自己的兵马的政策。

这种从先秦时期就延续下来的政策,在东汉末年达到全盛,朝廷的军队几乎都变成了将领的私兵,这就意味着朝廷需要保证的是将领的忠诚,只要将领们忠诚,士卒也会忠诚,反之亦然。

而朝廷对军队,实际上是没有多少掌控能力的。

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世家的崛起,将领们也就变成了世家之中的将门,对于军队的掌控只多不少。

朝廷可以随意调动将领,但是不能调动将领麾下单独的哪队士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