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斩天封神 > 第218章 国库 剑州

斩天封神 第218章 国库 剑州

作者:依然饭稀特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8:13:04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义父。”

“建儿,你怎么来了?”看到是韩建,田令孜有些疑惑。对方不在华州好好待着,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有个事情,孩儿觉得有必要向义父汇报一下,若是晚了,恐怕会引起祸患。”韩建沉声道。

回到长安后,韩建变为任命为华州刺史兼潼关防御使,镇守潼关,作为田令孜另外一个假子李师泰则是被封为同州刺史。

此时的京兆府,除了京兆府本身外,就剩下华州和同州两州还在朝廷的掌控之中。

在京兆府周围,南面是山南西道;东南方向是商州,目前是杨守亮在这儿。

除此之外,在京兆府周围,李昌符占据凤翔(李昌言因病去世,其弟李昌言接任节度使)、朱玫占据邠宁这都是不怎么服从朝廷管辖的,而在潼关以东地区就别说了。

别看现在朝廷回到长安,但是实际上管辖的地方也就京兆府周围,也是之前黄巢祸乱的地区。所以一回到长安,田令孜就任命自己的亲信担任华州和同州刺史。

“什么事?”

“孩儿听说这段时间下面的将士因为赏赐减少,军中将士有些不满,孩儿担心长久下去,会引起军中的叛乱。”

韩建不是危言耸听,这样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出现过,仅在成都的时候,就因为赏赐一事,黄头军就叛乱了。

现在刚回长安,若是再次出现叛乱,会相当麻烦。所以在得知军中开始不满后,韩建便前来向田令孜汇报,以免事情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

“什么?”听到这个事田令孜不禁想起了黄头军叛乱一事,那次可差点让他去阎王爷那里报道。

军中将士为什么不满的原因,他也清楚,可是赏赐要是不减少,国库都得没钱了。

此时的朝廷只能靠着京兆府以及周边几个节度使的税收维持,像凤翔、邠宁、鄜延等地又不是什么富裕之地,而且这几地的节度使并没有把税收全部上交。

东西二川以及山南西道在之前就把税收上交了,李晔更是拿出七十万贯给朝廷,这也在半个月前全部到位。

可即便如此,国库也没钱。因为其他地方的税收根本就没有上交,所以此时朝廷搬回了长安,但是跟小朝廷没什么区别。而且就连西川都减少了上交的税收,其他地方就更别说了。

税收不多,但目前却要维持整个朝廷中央的官员俸禄,还有数万军队的饷银。

仅仅是神策军,为了维持统治,回到长安后就准备扩充,可是因为没钱,目前只扩充不到一万人。

即便是有李晔上交的七十万贯,目前国库里的钱也只剩下不到六十万贯。这点钱看似多,可要维持这么庞大的朝廷,显然是不够的。

而且昌宁公主马上就要大婚了,按照李儇这个皇上的意思,不说办的红红火火,但起码不能失了皇家的威严。

现在到处都要用钱,可是田令孜却没有任何来钱的途径,自然就只能减少士兵的赏赐,等后面的税收上来了再说。可没想到只是刚刚减了赏赐,下面的将士就开始不满,这样下去可不是好事。

“义父,是不是国库没钱了?”韩建试探道。

田令孜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但其表情证明韩建猜对了。

“山南西道有钱,上次能拿出七十万贯,何不让他再拿出一些钱?”反正韩建也把寿王得罪死了,所以继续玩死里得罪也无所谓了。

“这不是长久之计,山南西道毕竟不是富裕之地,寿王刚刚拿出七十万贯,这个时候不宜太过逼迫其。要是逼反对方,反而是个麻烦事。”田令孜摇了摇头,并不赞同。

把寿王逼反,他还真的拿寿王没辙。只要寿王死守几条蜀道,他就只能看着。到时候还会再次中断与东西二川的联系,东西二川的税收也押解不到长安,所以暂时田令孜并不想太过逼迫李晔。

“义父,孩儿知道有个地方很富裕。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独占安邑、解县,每年也只献一部分盐以供国用,大部分盈利却是收入囊中。

据孩儿估计,这两县的盐池,每年获利可能高达百万贯,甚至更多。若是能获得这两县的盐池,收归国有,这样国库空虚问题就可以得到极大的缓解。”田令孜的另一个义子匡佑说道。

百万贯?听到这个数字,田令孜心里一跳,若是这样,这一定要据为所有。

在以前,历任河中节度使都只是每年上交三千乘盐给朝廷,剩下的则是用作军饷。所以对于河中的两地盐池到底有多少盈利,朝廷也不知道。

听了自己义子的话,田令孜便想起河中从黄巢之乱开始,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而且胜多败少,若是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撑,怎么可能坚持到现在。看来这王重荣的确在盐池上获利不少。

“想要让王重荣把盐池上交不是一个简单的事,这些节度使,现在都不太听从朝廷的旨意。”田令孜沉声道。

“义父,孩儿有一计。”韩建连忙道,这让匡佑对其很不满,“义父可以先礼后兵,先以朝廷的名义让王重荣上交盐池,若是王重荣不从,就下旨调离王重荣,让义父的心腹去担任这个节度使。”

“王重荣不会这么听话的。”匡佑示威似的拆台道。

“那就以朝廷的名义下旨集结凤翔、鄜延、泾原、邠宁等地的军队讨伐王重荣。相信他们肯定也对河中的盐池很感兴趣,孩儿就不信王重荣可以扛住诸镇大军的进攻。

ァ新ヤ~⑧~1~中文網.χ~⒏~1zщ.còм

这样义父不仅能获得河中,而且还能削弱诸镇的实力,一举两得。”

田令孜顿时眼前一亮,满意地看了看韩建,“这个办法不错,一定要把河中的盐池弄到手。要是王重荣识趣,咱家可以让他换个地方当节度使,若是对方不从,那就不要怪咱家不客气了。”

田令孜自然知道韩建为什么这么积极,估计也是贪图河中节度使的位置。这并不是坏事,只要对他忠心,这节度使让对方当又有何妨?不过当务之急,是得想办法拿到河中盐池才是。

李晔不知道历史的进程,道目前为止,没有因为他发生多大的改变。主要的原因,还是他现在的实力还无法影响历史的进程。

不过田令孜想要收拾王重荣一事对他来说却是好事,起码他暂时可以清净点。

而且最近还不止这个好消息,在他派出两千多骑兵的护送下,跟吐蕃交易的战马也分批运了回来。

之所以派出这么多骑兵,主要也是担心吐蕃人黑吃黑,同时也是为了震慑吐蕃人。当看到一个个身披精良铠甲、身骑高头大马的天策军骑兵,武器寒酸的吐蕃各部落着实被震慑到了。

虽然论骑马的娴熟,天策军或许不如这些吐蕃人,毕竟这些游牧民族基本从小都会骑马。但是只论装备、气势,却是天策军更甚之。

毕竟回鹘马要比吐蕃的马高大,气势上自然要强些。

有着天策军骑兵的震慑,交易自然很顺利。

八千匹战马一到,李晔就把这八千匹分到天策军,让六个步兵厢的骑兵都马匹配齐。多余的战马,李晔则是用于加强自己的亲兵,并把亲兵队伍扩充到四千人的规模,使之每个亲兵都有战马。

那些驽马,李晔除了大部分分给了天策军后厢和神机营外,剩下的则是向外售卖。

并且李晔还让人在兴元府境内寻找一空旷之地,建立了一处牧场,用于培育马匹以及骡子。

兴元府并不适合放牧,不过只是用于小规模培育优良战马却是没问题。相比于战马,李晔对于骡子更感兴趣。

骡子并不是没有,这玩意在春秋战国时期都出现了,不过都是作为稀奇玩意,并不多见,即便是在唐朝也很少见。骡子大规模成为役畜,还是在明朝。

骡子虽然不能作为战马使用,但是在驮运货物方面却比马和驴强。骡和驴骡的繁殖力极其差,但生命力和抗病力强,饲料利用率高,体质结实,肢蹄强健,富持久力,易于驾驭,使役年限可长达20~30年,役用价值比马和驴都高。

所以要是有了骡子,完全可以取代军中的驮马,成为军中的后勤中坚。

不过就在李晔这边暗中快速发展实力的时候,总有人给他找事做,这不南边的高仁厚在忍耐数月之后,终于忍不住对剑州动手了。

李晔毕竟跟高仁厚打过交道,也知道这人比较自傲,看不起他,也看不起陈敬瑄。李晔实际控制着东川门户--剑州,高仁厚自然会怀恨在心,不然之前三州叛乱的时候,东川也不会出兵。

只是李晔没有想到高仁厚还没彻底统一东川的时候,就开始对剑州动手了。自己的主角光环是出现了吗?自己不找别人麻烦,别人也会主动找上门来。

四月初,高仁厚遣将趁着张士安过生日之际,在其策反的剑州将领协助下,出兵五千进攻剑州。张士安不敌,抵抗一天后,只能率领亲兵数百人撤至剑门关,然后向天策军求援。

当消息传到兴元府时,山南西道一众高层都大为吃惊。

现在朝廷已经回到长安,此时高仁厚突然袭击剑州,天策军到底是出兵相助,还是不出兵?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