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课,林延潮就去找江教谕告了假,说自己要长期请假,索连县学的月考也是省了,只有提学道主持的岁试才回来赴考。不过选贡名额极少,一省只有数个。
沈师爷道:“或许你觉得选贡难了些,那明年的科试。应不在话下,以陶提学对你的赏识,至少也能拿到来年乡试的解额。就算乡试不济,也有中副榜的机会,一样可以入贡国子监。”
对于秀才而言,无论是中举人,还是入监读书,都是成功了。将来无论中不中进士,都有做官的资格。
沈师爷这一番话都是一片自己着想。林延潮当下称谢之后,心底却另有打算。
这早起。林延潮正在小楼上读书,门外有人敲门说了濂浦林府来人。
林延潮下了楼,来得是一个仆役,当面作礼道:“这位可是林相公,我们家二老爷已是到任苏州知府,除了送了家信外,还另有一信令小人转呈相公。”
说完递来一个尺许的大信。
林延潮听说是林烃给自己来信,十分高兴,当下取了两钱银子放在对方手里道:“劳烦了。”
那仆役连忙道:“怎么敢劳相公如此厚礼?使不得。”
林延潮笑着道:“这算得什么,明我会写一封回信到府上,也请小哥你代为转交。”
这仆役见林延潮厚赏于是道:“哪里敢劳烦相公,明小人亲自来取就是。”说完即告退了。
到了楼上林延潮取了拆信刀,掏出信瓤。
吾徒延潮如晤,写此信时,为师正从杭州登舟,想月余后此时,汝必已蟾宫折桂,故信来贺之……
林延潮看到这里不由一笑,这信是林烃七月时写的,离院试还有一个月,他对自己院试一定中式很有信心嘛,哦,对了,他知道自己是府试案首嘛。
林延潮就着信读了下去,林烃先是回忆道了一番,师徒二人昔在林府上师徒授课之景,然后与林延潮语重心长说了一番道理。
大意是,你出寒微,若不奋起,就要埋没草莽之间,为师知道你有奇才,不可止于生员就骄傲自满,当继续切磋学问,砥砺读书,气可鼓不可懈,当一鼓作气秋闱折桂才是。
这番告诫,与沈师爷当初想得一样,都是怕自己中了生员后,就懈怠了,赶紧写信激励自己。想到林烃在赴任路上仍不忘给自己写信,还算准了路上的时间,林延潮不由感叹,师恩如山啊
然后林烃又道,但县学之中学风甚差,你可托吾兄长的面子,向江教谕告假,再独自在家读书。
下面又担心教林延潮读书不得其法,又将自己读书之法传授。
林烃首先要林延潮慎独,要慎独先要心静,老庄曰静,佛家曰静,理学宗师程颐曰静,朱熹曰静,开创心学的王阳明也曰静,各门各派殊途而同归,一静字贯通各家法门。
其次要存敬,读书时要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若是不敬,如碗中之水已满,再精妙的书也看不进去,若是存敬,就算再差的书,也能从中看出道理来。
三要用勤,别人一读一卷,我一读十卷,数年后吾识百倍于他。
四读书不可责效,读一书未透,早已自立说。别人一读一遍书,我一读十遍,苏东坡年少时,每一书当作数次读之。当如入海,百货皆有。
林延潮将林烃的信看完,不由感叹,这一是理学大宗师,修治要之法。
林烃写这一封信给自己可谓期望很高,难道不仅仅是要自己中举人进士,还要自己当一代大儒吗?
这自己可有些担当不起啊,自己的追求不是作学问,而是积极事功。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