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游戏 > 变身成虚拟美少女主播 > 第五百零八章:操劳国事为君死(三千字!)

听说绛州又败,陈奇瑜总算是有些坐不住了。

他最开始已经盘算清楚,贼寇如今势力最大的是刘宗敏一部,高一功南下和孙可旺去打武昌的左良玉,这一点算是个意外之喜。

若高一功直接北上,与刘宗敏兵分两路,陈奇瑜兵力不足倒还真的不好办,如果孙可旺也直接舍弃武昌进入山西境内,山西局势基本便不可为。

正陈奇瑜忧心忡忡之时,听见高一功和孙可旺去打武昌了,差点没把他乐得蹦起来。

怎么说呢,高一功南下,山西境内的官军压力便大大减轻,而孙可旺北上,张献忠主力又在四川的石柱一带和秦良玉、曾英等人鏖战,这更是让大顺、大西联合北进只成了一个空名。

虽然口号喊得响亮,实际却仍是各自为战,这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只对当下局势起到缓解作用的。

流贼口号喊得越是响亮,陈奇瑜心里就越是四平八稳。

反正左营不听调动,谁胜谁败都是朝廷获利,武昌虽然曾是经济繁荣的大城,但如今被流贼和左营你争我夺,早已人去楼空不复当年,影响不大。

大顺联合大西开始北上时崇祯皇帝刚刚开始东征,只要等东征大军回来,自己还把贼寇遏制在平阳府境内,那胜算就会大大增加。

根据陈奇瑜的构想,自己只需要严密关注高一功和孙可旺的动向,在他们回来之前也不用调集太多兵马前来围剿。

因为此时要的并非是剿灭流贼,而仅仅是遏制住他们前进的兵锋,虽然这会让朝中许多言官对自己交章谈论,但此时他已经顾不得那么许多。

朝廷东征,若能收复山海关,是辽东战略转折的大事,一旦大军回撤,自己就能腾出手来开始继续南下,如今趋于好转的剿贼大业,决不能就这么毁了。

起初半年的事都如陈奇瑜料定那般,刘宗敏一部十万人出关,虽说一路打一路有流民归附,人数急剧扩张到了二十万人,但他们前进的脚步却被这些流民拖累。

半年的时间,不过才前进了半个平阳府境而已,距临汾更是八竿子打不着儿,就在陈奇瑜盘算着东征大军回撤时间,策定反攻日期的时候,意外来了。

......

“八月初五,绛州总兵曹虎轻敌冒出,所部一万三千余人尽没,虎力战死,初六日,贼众二十万,陷绛州,逼临汾。”

这句话还只是塘报前面的内容,陈奇瑜见了却瞪大眼睛,怎么都没料到会发生这种事,急火攻心,“噗嗤”一口吐出鲜血,当即昏厥过去。

就在身旁共同议事的兵部左侍郎练国事也满脸不舒服,正在唉声叹气,忽然见到陈奇瑜这个状况,一下子变得大惊失色,连声传唤督府医生为他诊治。

练国事和陈奇瑜是老相识了,纠葛也不少,可如今却和老朋友一样,在多年的共剿事业上,二人各有各的才能,如今早已冰释前嫌,成了私底下的好友。

早先练国事巡抚陕西,各处贼寇作乱他立下不少功劳,累加右佥都御史,后来陈奇瑜被提拔为总督,成了练国事的顶头上司。

前者知道他的能耐,便发督令命他驻扎在商州。

当时那一边正有流寇闹事,而且商州也是陈奇瑜将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一步步诱入车厢峡的紧要之处,必须要一个真正有才能之人前往,才能压服局势。

果不其然,练国事镇守商州不出数月,不仅商南一带的巨寇被他清剿一空,就连那些以卢氏为首结寨自保不听从朝廷号令的一批乡绅地主,也全都被他清剿一空。

这些人的家财被充公当做军费,侵占的田亩则被练国事清退回百姓手中,这也是后来四万流民到商州安家落户的原因所在。

这四万流民,在后来李自成攻商州之时,曾上城协助官军守城。

这时候说来也赶巧,练国事的功劳报上去还没等批复下来,就出了车厢峡陈奇瑜失策,改剿为抚,因而中顾君恩之计放走众多被围巨寇。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原到处作乱的巨寇,还有包括如今李自成、张献忠二人在内的很多流贼将领,几乎全都是由车厢峡逃出来的。

陈奇瑜当时害怕,他知道自己这次失策将要造成的后果有多严重,一时慌乱无从应对,直接甩手将罪责分到练国事头上。

这些从车厢峡逃出来的贼寇到处攻掠州县,杀人放火,引得当时本已转好的剿贼之事一下子又是糜烂起来,这也使得当时的崇祯皇帝龙颜大怒。

加之朝中臣子不分青红皂白到处跟风弹劾,练国事和陈奇瑜一同被震怒的皇帝充军戍边,不过他就比陈奇瑜运气好了很多。

崇祯十六年时论罪,陈奇瑜由于被东林党弹劾曾与阉党有所往来,仍罪获戍边,练国事曾因忤逆魏忠贤而被革职,倒是得到了朝臣的一致好评,最后官复原职。

不过当时的陕西早已全境都落入李闯之手,练国事便被召还回京,先是在兵部充当户部左侍郎,在崇祯十七年初又被加衔为兵部左侍郎。

陈奇瑜原本在历史上就这么带着悔恨和自责死去,然而时空的旋涡出了点儿差错,崇祯十七年的崇祯皇帝,已经不再是原本的那位。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穿越过来为了保命,除了稳定京中,复设厂卫和诛杀东林以外的头等大事,便是下旨将陈奇瑜召还回京。

这次陈奇瑜官复原职,成为自洪承畴之后的下一任大明五省总督,并且被平台召见,授予了人臣最高的荣耀,佩带皇帝佩剑。

此时悠悠转醒的陈奇瑜,到如今还曾记得,当时的崇祯皇帝脸上虽然镇静,但言语中全是对曾做过事的悔恨,亦如自己车厢峡失策后一样。

崇祯十七年的大明,人人都以为是到了穷途末路,甚至于身为天子的崇祯皇帝,那个时候所能给他的,也不过是五省总督的名头和区区一千左挑又选出来的京营兵而已。

就连崇祯皇帝都没想到,凭借这么一点东西,陈奇瑜就愣是将当时已经声势浩大的李自成又给压了下去。

当然,这也要包括周遇吉等人的浴血奋战。

在崇祯十七年到崇祯二十年的三年间,虽说中原剿匪也不都是连奏凯歌,但大局上的确愈发平稳。

陈奇瑜打出了几个漂亮的大捷,强行稳定住了已经濒临溃散的人心,本来只剩下大同一府的山西,叫他先复太原,后复汾辽。

到了去年底,陈奇瑜收复了整个山西全省,将李自成彻底打回潼关之内,出都出不来。

似乎李自成和陈奇瑜两个老对头之间,前者总是败的那一方。

陈奇瑜自上任以来,一路的呕心沥血练国事都看在眼里,他也陪同着一起经历,这让他倍感荣幸,也让他默默放下了那点仇怨。

毕竟陈奇瑜上任总督以来,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从勾心斗角的朝堂之中解救出来,也算是还了人情。

其实说实话,跟着陈奇瑜这三年,练国事已经对他由衷的佩服起来。

当年车厢峡的划地为棋,将各巨寇一步步整合围歼,还有这三年来的扭转乾坤,收复失地,每一步他都走的尽善尽美。

若说此时军中众将除了文治武功的皇帝对谁最为服气,自然当属大明的五省总督陈奇瑜。

就连那为人桀骜不训的高杰,对陈奇瑜的总督檄令也向来是无有不遵,还常竖起大拇指,连称这个总督不一般,这件事也让练国事惊异不已。

要知道,那高杰在这三年间军功不断,对文官向来视作只会磨嘴皮子的土鸡瓦狗,军中威严也是不低。

他不服从陈奇瑜,没有人会感到意外,可事实是高杰这厮要么看不起一个人,一服还就服的彻彻底底。

高杰对练国事的态度虽说比其他文官强上许多,但往往也是不屑一顾,现如今的各地督抚将帅之中,就连当今的内阁首辅蒋德璟都不会让高杰这个样子。

“你醒了。”

陈奇瑜醒来时,已经躺在自己督府之内的榻上,周围是练国事和一帮平日在一起出谋划策的官员,当然还少不了星夜赶来的高杰和白广恩等将帅。

听见练国事的话,陈奇瑜起身晃了晃脑袋,直接说道:“本督自知命不久矣,高蛮子,你速速带兵进驻襄陵,那是刘宗敏的必经之处。”

“白总兵,你带兵到襄陵城东北角三十里处的汾水河边,扎下营盘,造船造舟,准备行军干粮,能做出多少是多少。”

“末将尊令!”二人对视一眼,连声抱拳喊道。

“传本督檄令,调山西、宣大、真定、保定、山东各地官军围剿刘宗敏一部贼寇,向......”

说到这里,陈奇瑜又开始剧烈的咳喘,直咳的他在榻上都靠不住。

见他嘴中不断咳出鲜血,高杰满脸担忧,连忙将那些文官推挤到一旁,上前小心地扶住他,深切说到:“总督,你要注意身子,慢慢说不急。”

“若是各地将帅们,有人敢不遵总督大人檄令的,我高蛮子第一个不答应!”说着,高杰回头瞪了后头那些将帅们。

这个眼神,令白广恩眼神一变,他也紧接着表态道:“兴平侯爷说的不错,若是哪个有妄言议论的,本将定也将他砍了!”

这两位一发话,剩下那些人各自面面相觑,都是二话不说赶紧躬身尊令,这时候陈奇瑜欣慰地看了一眼高杰,虚弱的说道:

“向京师快马加急,就说事态有变,请圣上速速调派援军,还有...替我将这个折子呈上去...,说,说臣下无能,不能......”

这个时候陈奇瑜说话已经断断续续,话没说完,又是吐出一大口血,再次昏倒。

“总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